0679 征服高麗(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人是拿到了,可有沒有問明白,這裡面有多少白炎教徒?我的意思,此事你可以向朝廷上一道自請責罰的奏章。而處置這些人可以分兩個法子——如果是白炎教的,以參與邪教論處;如果不是,則是一時受到蠱惑而已,便可從輕處置。”
按理說蕭文明也不是心慈手軟的人,沒有必要這樣網開一面。
然而這群人畢竟是泉州市舶司出身,同自己的妻子董婉青多少有些瓜葛,其中有幾個還認識她——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董婉青的面子上,也總是要手下留情的。
鄧達對蕭文明言聽計從,趕忙答應:“爵爺辦事滴水不漏,怪不得深受皇上的信任,卑職心裡有數了……”
“那就好!但是你心裡要明白,這一回高麗海盜大鬧明州市舶司港口,你一個失察之罪,斷不可恕。朝廷正有意整合全國各處港口的市舶司,在這個節骨眼上,你可不要當了出頭鳥喲!”
鄧達怕的就是這一點。
這個市舶司副提舉的官職,如果是他自己掙來的,丟了固然可惜,但自己也能負得起責任,可關鍵問題卻是被老祖宗傳下來的,可不能在他手裡斷送了。因此鄧達趕緊說道:“爵爺是皇上面前說得上話的人,千萬要替卑職美言幾句。”
“這還是句好話。”蕭文明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那你今後就聽我的,告訴你,這邊近來不太平,你要備好船舶和補給,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得著。附近的海商,你也要叫他們安分守己,不要給自己找不痛快。”
這個要求不算為難,鄧達點著頭就答應下來,唯唯諾諾地退走了。
目送鄧達離開,蕭文秀問道:“老弟又有什麼打算嗎?怎麼要泉州市舶司做準備船?”
蕭文明正在謀劃一件大事,見此處無人,又不好瞞著姐姐,便回答道:“我想對付高麗,這事兒我已經同溫先生商量好了,正在向皇上和衛老相國那邊請旨呢!”
聽了這話,在場之人無不瞪大了眼睛——“對付高麗”這四個字說的輕巧,實際上卻代表著蕭文明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伐國之戰,這就是這件大事的名稱。
蕭文明要挑戰一整個主權國家的權威——無論這個國家是大是小——都是一件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事情。
這還同之前兩年出征倭國不一樣,那時的倭國早就打成一鍋粥了,處於割據的亂世當中,蕭文明屬於是加入亂世的紛爭,進而從中漁利,而這一回蕭文明則要直接挑戰一個完整的統一國家,性質就大不相同了。
在場之人,除了知道內情的溫伯明之外,無不吸了口冷氣。
尤其是戴松,他是指揮過千軍萬馬作戰的人,知道這種行動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對蕭文明軍事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外交政治能力的大考驗——要是贏了,固然可以青史留名,可要是輸了,那連回還撤退的餘地都沒有!
戴松當然知道其中的風險,然而他現在是一員客將,是臨海屯的客人,即便有意見也不便明說,只能低著頭獨自沉吟。
倒是蕭文秀首先提出了斟酌意見——也只有他作為蕭文明的姐姐才能直接說:“老弟啊,那麼大的行動……我倒不是不贊成,只是覺得太倉促了一點吧?恐怕做準備也得要個一年半載的。”
蕭文秀還是很有眼光的,征討他國從來就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更何況征討的還是高麗。
在真實的位面上,高麗國左有中原強大的王朝,又有日本虎視眈眈,可依舊能夠獨立立國長達兩三千年之久,期間也遇到過唐帝國、蒙古帝國、美帝這樣的歷史性的超級力量,卻始終沒有完全滅國。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應該說是高麗人比較識相——該認慫的時候絕對認慫,只要能夠保住小命,當小弟就當小弟、當兒子就當兒子、當孫子就當孫子,而且一當就絕對是真孫子,演的連自己都信了……
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高麗國的地形使然——北方都是崇山峻嶺,想要從中原攻打過去十分困難,就是強如隋唐這樣的超級帝國,為了征服高麗都打得筋疲力盡、氣喘吁吁,往往需要一兩代人的努力才能征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