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3 言重了,言重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千人的數字看起來不算大,但是隨時隨地能夠拉出一千機動力量——並且這一千人的戰鬥力幾乎是特種兵一般的存在——那就很有些用處了,要是再有火炮的協助,那就是一隻具有戰略價值的機動力量,而並不只是能夠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了。
而且蕭文明擴軍的道路遠還沒有走到頭。
按照已經薨逝了的毅親王的說法,臨海屯的員額最高可以達到三千人,等到蕭文明真的有了三千人的蕭家軍,再加上吸納南湖屯的曹瑞、上虞屯的韓天,以及東山村的船民、臨海港的船工等等力量作為輔助,那就能湊出一隻一萬多、兩萬人的大軍!
有了這支力量,蕭文明不敢說是可以席捲天下了,但至少碰到任何人都不虛。
這一套工作做下來,已經是臘月二十五日,再過幾天,便是除夕佳節,迎來了中國人乃至整個東亞文化圈最重要的節日——新春佳節!
可春節來臨之前,蕭文明偏偏又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蕭文明在臨海屯是個大忙人,手裡掌握著海量的資源,還不光是那些做生意經商的,就是江南道的官員,也多有到他這裡來找門路、探情況的,畢竟他現在已經是侯爵了嘛!
可如今這個時間點卻不對。現在什麼時候?是春節前夕!
大家都忙著回去過年呢,就是要來拜見蕭文明,也要等除夕、初一以後,再以拜年的名義才顯得不那麼做作。
因此忽然來了個陌生人,蕭文明也感到奇怪,一打聽才知道——此人乃是高麗人,名叫李正思,卻並不是做生意的商人,而自稱是高麗王國的使者,帶著幾分官方名義,前來會見大齊國信義侯來的。
雖然不知此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是急匆匆趕在春節之前,又是在蕭文明先後捉了高麗的刺客和高麗的海盜的前提之下,此人趕來求見——用“不懷好意”四個字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更何況,高立人曾經以外交理由請求會見,並乘機暗殺了達利可汗,此事有過先例和前科,可謂包藏禍心。
不過蕭文明卻並不怕他——在臨海屯裡見客,別說是高麗人了,哪怕就是天庭來的神仙地府來的惡鬼,蕭文明都能把他的皮給扒了!
“傳見,傳見!把他帶進來,我要看看他能放出什麼臭屁!”
說話也好、放屁也罷,李正思倒是單刀直入、開門見山:“爵爺聽說咱們高麗幾艘商船以及船上的使者、商人,在海上得罪了爵爺,被爵爺暫時扣押了起來,不知可有此事?”
這個李正思雖然是高麗人,但是熟讀中原典籍,並且他們家世世代代、祖祖輩輩,都是從事同中原王朝的外交事務的,因此一口中原光話說的極為流暢,聽不出半點口音,只要不介紹,沒人會把它當成外國人看待。
李正思既然說得直白,蕭文明當然也明來明往:“事,倒是有這麼一回事,不過那幾艘船上我既沒見過商人,也沒見過使者,都是一群窮兇極惡的海盜!他們被我捉拿了,就關在臨海屯裡,不知李使者有何說法?”
“海盜?爵爺言重了、言重了!大約是語言不通之故吧,其實是我國的海商同爵爺有了些誤會,有得罪之處,小人先替他們向爵爺道個歉,還請爵爺能夠高抬貴手,大人不計小人過,將他們釋放了,貴我兩國之間也免得傷了和氣。”
“什麼兩國傷了和氣?你也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高麗地處偏僻,向來是中原屬國。說是屬國,其實也就跟我國一道統轄差不多。哼!和氣?你也配談‘和氣’嗎?”
高麗王國雖然名義上是個獨立的國家,但誠如蕭文明所說的那樣,許多事情都要聽從中原王朝的吩咐。
尤其是那些關乎國體的大事,就更是如此。
比如說對外宣戰、同外國和媾和,甚至連國王駕崩以後的冊立,都要由中原王朝承認之後方能算數。
按照現代外交的說法就是其並沒有完整的獨立主權,這或許也是高麗國王打算渾水摸魚、謀求爭取獨立地位的一大原因吧……
畢竟說起來面南背北,但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自由,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