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7 分出高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於是王將軍有言在先道:“爵爺要是這樣做,可真是幫了我大忙了。不過萬一——我說的是萬一——爵爺遇上了戎羌的大隊主力,一時難以戰勝,要是一路逃亡,到我潼關之下,那我潼關這個大門……”
戎羌作戰頗為狡猾,也曾經幹出過用官軍當做擋箭牌,自己跟在後面攻打城池關隘的先例。
好幾次,大齊的守軍不得不含著眼淚,先把自己擋在前面的同伴射死,然後再慢慢對付他們身後的戎羌騎兵。
那時射死自己的同伴,就已經很難下得了手了,可一旦戎羌把蕭文明這位伯爵老爺頂在前頭,恐怕王將軍就更加難以下定決心了。
也就極有可能就會導致戎羌利用蕭文明的掩護,登上潼關攻破關卡,直接威逼關中平原和京城洛陽!
因此王將軍有言在先,算是打了一劑預防針。
誰知蕭文明卻硬氣的很:“王將軍這就多慮了,我即便是遇到了戎羌並且被打敗了,那也不會往潼關這裡逃跑的。”
“那爵爺打算?”
“我會往黃河邊上撤退,那邊我借了一處所在,作為我軍的臨時營地,岸邊日常擺著十幾條大船,隨時可以使用。只要戎羌一到,我便可以立即坐船返回河南,再慢慢想辦法同王將軍取得聯絡。”
蕭文明所說的那座營地,就是溫伯明幾個月前置辦下來的那座,那裡依山傍水、易守難攻,的確是個建造營地的好地方,只要能夠進入此處,堅守個十天半個月都不成問題。
而為了能夠順利從河北到達河南,蕭文明特意安排了渡船,船上的水手都是他從洋湖東山村招攬過來的漁民和船民,讓他們時時日日值守在船上,一旦發現情況有變,就要隨時做好往河南渡人的準備。
王將軍作為守關的將領,總是覺得自己和敵人之間還是應當隔著一段物理屏障比較來的實在——無論是石頭堆成的、磚頭砌成的還是木頭紮成的——總之有的總比沒有的強。
像蕭文明這樣的做法,王將軍從內心而言是並不能感到放心。
不過蕭文明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裡,他勸也沒有什麼好勸的,更加沒有資格命令,便也不再說話了,只是讓蕭文明一切小心,若有危險可以派人過來。
王將軍知道了情況,即便不能直接開啟城門,但至少也可以透過自己向戴鸞翔報個信,讓戴鸞翔派兵過來接應。
從這一日起,蕭文明就開始在潼關附近遊弋偵查,打探各路小溪。
戎羌準備南下的訊息流傳得很快,第一天就有不少百姓拖家帶口,收拾起自家的金銀細軟,便向潼關轉移,覺得只要進了潼關,便能從戎羌的鐵蹄之下暫時逃脫出來,也就能保證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了。
因此潼關外的一路之上,人、馬、車擠成一團,男人的嘆息、女人的哀嘆、孩子的哭嚎組成了一曲曲撕扯人性的奏鳴曲,聽得人心裡一陣陣地發緊。
蕭文明看著這支隊伍綿延數里長,鬆鬆散散、毫無組織,又沒有官軍守護,就好像是一塊肥肉,無論是猛虎、餓狼、狐狸,甚至是耗子,都能過來咬上一口……
見到這樣的場面,蕭文明除了搖頭嘆息之外,也沒有任何辦法。
他手下的人馬加起來也就這麼五百蕭家軍而已,雖然人人都配上了駿馬,機動能力極強,但是百姓進關的隊伍,綿延一二百里,甚至還在不斷地加長,光靠這五百人又能有什麼用呢?
他就只能盼望著戎羌的鐵騎能夠來得晚一些,又或者走錯了路,否則這些百姓可就完蛋了!
可是咬了這一塊肥肉第一口的,並不是戎羌騎兵,卻居然是黑旗軍的殘部。
這一日,蕭文明在巡視過程當中,發現前頭百姓隊伍一陣騷亂,快馬過去一看,居然瞧見一夥黑旗軍裝束的人馬,正在隊伍當中搶劫。
原本就十分凌亂的隊伍,被他們這麼一鬧,更是眼見得七零八落,隊伍中的百姓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四散奔逃,各種行李雜物落了一地嗎,更有不少百姓自相踐踏而亡。
對於這種人,蕭文明自然沒什麼好客氣的,上去便是一陣掩殺,在幹掉其中二三十人之後,這夥子黑旗軍終於抵抵不住,放下武器舉手投降了。
蕭文明拿住兩個領頭的,略加審問,便知他們果然就是李全黑旗軍的部下。
原來是李全同楊妙真決裂之後,決定留在中原活動,然而這裡並非他們的根據地,沒有長期可靠的後勤補給基地,就只能依靠打家劫舍過活,恢復到了以前做山大王時候的狀態。
恰巧此刻戎羌南下的訊息傳來,潼關附近聚集了那麼多隨身攜帶金銀財產的百姓,正好給了他們打劫最好的目標。
不過李全倒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底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