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0 討個好口彩(第2/2頁)
章節報錯
“戴元帥,白炎教看著傻,但其實狡詐得很,想要來他一個引蛇出洞,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
“那就可以試一試嘛,我們先打一座城試試看,如果成功了,那固然最好,不成功再想別的主意不遲。”
那還能怎麼樣呢?既然沒有絕對的把握,就只能不斷嘗試,反正戴鸞翔的用兵,就算贏不下來,也根本就輸不掉。
“那攻擊哪座城池為好呢?”蕭文明問道。
戴鸞翔叉著腰,在一張十分粗陋的地圖上掃了幾眼,抬起手指落在了一座城池的圖形之上:南平城!
戴鸞翔首先要攻擊的是南平城。
南平城依山傍水而建,按理說地勢頗為險要,算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所在,但四門之外卻都是廣闊的平原,足夠大軍擺開的,因此攻城和守城的優勢劣勢各半,算不上有什麼明顯的特別之處。
因此蕭文明便又問道:“不知戴元帥選在這裡首先攻擊,有什麼講究嗎?”
戴鸞翔莞爾一笑:“南平,南平,取了這座城池,南方不就平定了嗎?我是為了討一個好口彩。”
這也叫理由?這
根本就是沒有理由好嗎?
要真是討個好口彩就能作戰取勝的話,那白炎教早就把“南平”改個名字叫做“難平”,難道官軍就死活打不下來了嗎?
誰知戴鸞翔的選擇卻得到了毅親王的支援:“很好很好,這地方選的不錯,鸞翔既然有了破敵之法,就儘管去試好了,上頭要是問起來,老夫給你兜底。”
上頭……
上頭不就只有皇帝了嗎?
毅親王坐纛、戴鸞翔指揮,這個陣容,恐怕就連兵部、中樞都不敢講一句廢話。
其實戴鸞翔選擇南平作為首先攻擊的目標,倒也並不是完全因為這個城市的名字取得好聽而已,對當前的局勢其實也是有著他的考慮的。
整個福建道最大的城市,並非是作為行政首府的福州城,而是海外貿易的港口泉州城。
白炎教也曾攻打過泉州,但因為泉州知府連同泉州市舶司兩個衙門共同協作,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終於將泉州城守得固若金湯,因此拿富饒的泉州沒有辦法,白炎教只能退而求其次,攻下福建的另一個大城市福州。
而攻取福州城,對於白炎教而言也是意義重大,標誌著白炎教是具備奪取天下的決心的,同那些個只求痛快打了一拳就跑的普通流寇,是有著質的區別的。
同樣的,官軍無論怎樣都要拔掉福州這顆釘子,否則哪怕打一百場勝仗,都會有人風言風語——說是朝廷平叛,卻只打了半個勝仗。
福州肯定是要打的,而打福州肯定就要先打南平,因為南平就是橫亙在從衢州到福州之路上的一個障礙,一個必須要跨越的障礙。
那就打吧!
但是想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南平這座城市,在建立之初就是作為要塞來存在,雖然立國兩百餘年,南平這座城市也從來沒有遭受過兵患,原本的軍事功能已經逐漸荒廢。
但畢竟城防的底子還在,想要將其攻克,要比攻打那些商業城市要難的多,光靠現在集結起來的不到五千人馬,又缺乏有效的工程器械,蕭文明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攻克這座城池。
而他也想看一看,看看號稱海內第一名將的戴鸞翔,到底有什麼攻心的妙計。
戴鸞翔,不愧是戴鸞翔,不愧為名將之稱!
如果面對頑強的城防和強大的敵人,只會一味的下死命令,命令手下的弟兄往前衝,用人命填出勝利的話,那就根本不配“名將”的稱號。
就好比日俄戰爭時期的乃木希典,進攻要塞的時候,打出了上百倍的傷亡比,這能算是哪門子的門將,分明是愚將!
至於這傢伙後來把自己的兒子也送上戰場當炮灰這種行為,不過是一種廉價的自我感動而已,同戰爭的勝敗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獻祭自己的兒子就能取得戰爭的勝利的話,那事情反倒簡單了,找一個精力強的,給他多配幾個能生育的女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的生兒子,每次作戰,就拿出去一個當炮灰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