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問題,節度使張大人腦袋上都禁不住,緊張地浮起了一層汗水,然而他轉念一想:這個年輕人憑什麼質問我?

現在是自己是在和康親王說話,他這麼個嘴上沒毛的後生,憑什麼插嘴?

於是節度使大人面色一緊:“不知這位將軍是什麼身份?”

為了給死了的毅親王戴孝,蕭文明和他手下的蕭家軍一樣,只穿了一身白色的袍服,並且這聲袍服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臨海屯定製的,並不是朝廷的制式軍裝,因此也的確看不出蕭文明的品級和職務。

“這個嘛……”

蕭文明剛想著怎樣回答他的問題,才有最好的裝逼效果,然而這時他卻被康親王插了話:“張大人不認識他?這不應該啊,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欽封信義郎,江南道蘇州府臨海縣臨海屯的千戶蕭文明!怎麼?你們之前沒有見過面嗎?”

見面,當然是不曾見過面了——否則以蕭文明這麼個誇張的性格和高調的行事方式,只要見一面就能讓人深深記在心裡,再也不會忘懷。

但是聞名還是聞名的。

蕭文明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千戶,但是近來朝廷的幾次大的軍事行動都有他的參與,並且他同戴鸞翔和毅親王都有很深的交情,這兩位都是軍界的大佬,對於蕭文明的財產也是讚不絕口。

因此蕭文明除了爵位之外,實際的官職十分微弱,卻也已經是朝廷裡大名鼎鼎的紅人了,尤其是在軍界更是如此。

張節度使當然也聽說過他的名號。

他可以對蕭文明不以為然,卻不能對蕭文明背後支援他的戴鸞翔和毅親王不以為然。

當然了——這時候的他,還不知道毅親王已然薨逝了。

因此,張大人趕忙向蕭文明拱了拱手,想了想還是稱呼他“爵爺”比較好,便說道:“原來是蕭爵爺來了,不知方才爵爺所說,戎羌的情報到底是真是假?”

“軍國大事哪有造假的?怎麼?看潼關守衛的這樣嚴謹,難道真的沒有發現戎羌的人企圖矇混過關嗎?”

豆大的汗珠從張節度使的臉頰上流了下來,要是真的因為自己手下的人辦事粗糙,被戎羌之人偷偷混過了潼關,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一條“翫忽職守”的罪名肯定是逃不了的,腦袋當然是不會掉的,可這頂官帽大機率就保不住了。

看張節度使這樣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蕭文明也不高興再來逗他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