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就在幾天之前,還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久仰?久仰個屁了!

經過蕭文明這麼一點,無論是顧樂安還是李全,陡然間發現他們兩個雖然多少有些共同語言,但要是現在就客套起來,也未免顯得太尷尬、太虛偽了……

於是顧樂安又看了李全一眼,重又面向蕭文明資訊說道:“還是卑職疏忽了,爵爺畢竟是皇上甚至欽封的信義郎,深受國恩,造反之事同你講,也不過是對牛彈琴而已,那卑職就告辭了!”

“哦?是嗎?你這就想走嗎?就不怕我告發你嗎?”蕭文明的話不像是在提醒,也不像是在威脅,只不過是一種試探而已,試探一下顧樂安腦子到底好不好使?

顧樂安倒並沒有辜負蕭文明的試探,冷笑道:“爵爺想去告發,那就儘管去好了,只可惜這裡沒有人證,也沒有旁證,就怕朝定不會採信,反而認為爵爺是在誣告。”

這個回答還算不錯,可以打七十分了——百分制。

要是再加上一句:蕭爵爺也同黑旗軍頗有交情,不知朝廷知道了會怎麼看——那就可以打一百分了。

“行吧,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於顧樂安的回答,蕭文明還是挺滿意的,但也僅限於此了,“你就走吧,不過我勸你今後好自為之,造反可沒那麼容易!”

經過顧樂安這麼一攪和,讓山裡原本詭

異沉重的氣氛反而變得輕快了起來。

幾個人飽餐一頓之後,半夢半醒地捱到了天亮,便順著原路返回了臨海屯。

自己的家就在眼前,蕭文明卻不放心李全和陸大石兩個人,又親自送他們來到長江邊上,親眼看他們登上渡船,藉著風勢往長江以北而去,這才放下心來,想要同林丹楓一起返回臨海屯。

然而林丹楓卻說:“兄弟,我這次離家久了,許久沒有回家,家父必定掛念,我也掛念著家父。不如就先告辭,回蘇州府一趟吧!”

蕭文明好不容易抓住林丹楓,趕忙說道:“那可不行。我還有一件大事要和林大哥商量呢!這件事可隨同小可,非你林大哥出手不可。”

蕭文明說的事情當然指的是要依託林丹楓的江湖地位,建立一套情報網路。

雖然受困於現在的科技條件,這套情報網路不可能像後世那樣,做到哪裡發現了什麼事情,不過一秒鐘就能傳過蕭文明耳朵裡。

但只要網路建立起來,就能達到耳聰目明的效果,那就相當於別人有了無限的優勢。

林丹楓不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卻反問了一句:“哦,有什麼事這麼急嗎?”

“說急倒也沒那麼急,其實也不在乎一天兩天……”蕭文明老實回答道。

“那樣就好。”林丹楓也很老實,“那麼我且回蘇州城一趟,料理一些手邊的事務,去去便回,誤不了兄弟的大事,可好?”

蕭文明想了想:蘇州城距離臨海縣也就一天的路程,林丹楓這麼一去,在家裡停留個三四天的,最多不過五天時間便能重回臨海屯了。

建立情報網路的事情雖然重要,但也沒有急迫到一天都耽擱不起。

於是蕭文明便點頭答應下來:“那就好,不過還請林大哥早去早回,我在這等著你呢!”

送走了林丹楓,蕭文明總算是可以回家了。

然而迎接自己的第一句話,卻是蕭文秀不無哀怨的感慨:“弟弟這次回家,總算可以多呆兩天了吧?”

“是啊,這大半年的……”

蕭文明在出門在外的日子,要比留在屯裡的不知多了多少——雖然沒有一刻是在清閒摸魚的,卻也是實打實地耽誤了屯子的發展。

但是反過來講,臨海鎮的發展也的確陷入了瓶頸。

說起來好聽——說是溝通海外貿易的中心,但其實是這種“二道販子”模式,已經幾乎發展到了極限,確實也已經到了應當轉型的時候了。

不過擺在蕭文明面前的,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事項需要改進:那就是在同黑旗軍的交戰當中,十分明顯地感受到臨海屯的防禦力量處於一種異常空虛的狀態——要不是有蕭文秀坐鎮作為主心骨;要不是蕭文明先見之明,留了一百老蕭家軍的弟兄在屯子裡;要不是他平時還做了些好事,出事的時候趕來幫忙的人不少……

否則這回非被楊安平抄了老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