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叫多達的戎羌人回答道:“也沒什麼好瞞大人的,我等此行前來,就是為了與大齊朝廷商量互市的事務。”

此言一出,蕭文明又是心中一緊。

這真是說什麼就來什麼啊!

蕭文明剛剛同毅親王,以及當今皇帝一起探討過戎羌互市的問題,沒成想這邊的葫蘆還沒沉下去呢,那邊就已經起了瓢。

皇帝這邊還沒下決心,戎羌這裡卻問到了門上!

同戎羌互市,可不像同倭寇通商那麼簡單。

這種大事蕭文明完全不敢自作主張——這是在親身體會到了當今皇帝是何等的多疑和善變之後,蕭文明更加不想惹禍上身。

不但互市的事情,他不想露出任何一個字的口風,就連要不要將這幾個戎羌人引薦給戴鸞翔,蕭文明心裡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正在這時,蕭文明忽聽身後響起了一陣騷動,回頭一看,果然是毅親王率領著蕭家軍的弟兄,趕來給自己助戰了!

宋星遙的腿腳極快,剎那間便將蕭文明遇到戎羌騎兵的事情告訴了毅親王;毅親王的反應也不慢,當機立斷,立即就點起自己臨時指揮的蕭家軍,前去接應蕭文明;而蕭家軍的弟兄聽說是去同自家少

爺並肩做戰,行動的速度要比平常更加快了幾分,眨眼之間便已站到了蕭文明的身後。

蕭文明個人對這些蕭家軍的弟兄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只用餘光一掃,便看出此來的蕭家軍,並非全軍出動,而只來了兩百人馬。

一定是毅親王為保萬無一失,所以將人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自己親自率領著過來接應蕭文明,另一部分則作為接應的接應,仍舊埋伏在原地。

既然是毅親王來了,那事情就好辦了。

一來他帶來了兩百弟兄——兩百對五十,雖然在對陣戎羌騎兵的時候能打成什麼樣子蕭文明心裡並沒有底,但畢竟在人數上佔了優勢,也就不會像剛才那樣慌張了。

更重要的是,有毅親王這位具有重大話語權的人在身邊,同戎羌互市之事,便也有了見證,不會有人在雞蛋裡挑骨頭,說自己什麼吃裡扒外、裡通外國了……

別看蕭文明官位不高,可權力倒也不小,權力大了,政敵也就多了,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陷阱。

得罪人也就罷了,說不定還會把自己搭進去……

如今毅親王來了,一切也就好辦了,蕭文明正好把這個難題往下扔。

於是不待毅親王開口,蕭文明便對那個漢語不錯的多達說道:“互市的事是請你也別跟我談。戴元帥我也不認識。你看,這位是我的上司,有事你跟他談吧!”

毅親王並非是那種淺薄庸俗的人,身上穿的衣服並不華貴,但是幾十年皇親國戚的身份榮養著,他身上自然而然地就帶著一種與生自來的貴氣。

多達深通中原的人情世故,一見毅親王的面相,便知道這人是個說得上話的,臉上的表情、身上的行動就更加恭敬了。

他又重新整理了一下措辭,將互市的事情又同毅親王講了一遍。

毅親王原本就天資聰明,又加上幾十年的歷練,瞬間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沉沉地瞪了蕭文明一眼,心中暗罵:“好一個蕭文明!真是越來越精明瞭!這麼燙手的一塊山芋就往我這邊扔,叫我拿也不是……扔也不是……”

不過這一招太極推手的功夫,倒給了毅親王一些啟發。

於是他看著那味戎羌的副國師格雷,卻用漢語說道:“既然你們是來談互市的,那也好說……互市嘛,大家做生意,化干戈為玉帛,這很好!但是你們未經批准,就侵入大齊朝境內,並且刀槍戰馬、全副武裝,實在太不客氣了!要是你們真有誠意,何不放下武器、翻身下馬,也好叫我們真的相信你們是為互市而來。”

這話雖然是對著國師格雷說的,但是在場的戎羌人中,似乎只有多達聽得懂,由他一字一句地翻譯出來。

而國師格雷的臉色卻是越聽越差,聽到最後,他已是滿臉怒氣,顎下的白鬚都彷彿舒張開來,忍不住大聲嚷嚷了起來,只可惜說的依舊是那些聽不懂的戎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