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伯明是個讀書人,除了讀過幾本兵書之外,並沒有領軍作戰的經驗,此戰之前他甚至想跟著曹瑞一起留守在前進村裡,是蕭文明生拉硬扯地把他帶在身邊——這回是蕭文明第一次帶領這麼多的軍隊,面對這種數量的敵人,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可不行啊!

而溫伯明雖然是個書生,膽子卻一點也不小。

他聽了蕭文明的計劃之後,立即表示贊同,並給蕭文明出了個主意:“蕭兄,想要圍殲白炎教,在如此空曠的地方,那肯定是不行的,最好來一個‘誘敵深入’,把他們引誘到丘陵之中的盆地,這樣才能讓他們全部包圍起來。”

溫伯明給蕭文明出的建議並不詳細,卻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啟發,一條頗具

風險,但收益極大的計劃,已在蕭文明腦海之中形成了。

只聽蕭文明下達了一個奇怪的命令:將這次出戰的一千八百軍事做隨身攜帶的水壺全都集中起來,交給蕭文明的三百蕭家軍保管。

這些水壺分量不清,以蕭家軍的子弟兵之身強體壯,多背了這麼些水,也感到有些吃力了。

簡單的準備之後,蕭文明便又下令全軍雷響戰鼓,由自己親率三百蕭家軍,排成緊密的陣型,向白炎教正中心突襲而去,直取其核心要害。

三百蕭家軍的子弟兵全副武裝,在蕭文明的率領之下,邁著輕捷而又堅定的步伐,向幾十倍於自己的敵人,義無反顧地衝擊而去。

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樣的氣勢著實震懾人心,看得在他們身後的其他屯田所的官兵都驚呆住了。

作為對手的白炎教也同樣異常震驚。

這樣哪有這樣打的?

兵力只有自己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就敢主動發起進攻,並且還是把攻擊性拉到極點的中央突破戰法。

這也太大膽了點吧?

官軍現在就這麼一點人,就敢直衝過來,要是兵力增長到白炎教的一半,那豈不是就敢搞包圍圈了嗎?

這回白炎教的人並沒有猜錯,蕭文明確實是有這麼個打算。

但是那麼多的白炎教畢竟都是活人,懂得趨利避害,並且有自己的想法,想想包圍他們哪有那麼容易?

說難聽些就是幾千上萬頭豬,讓蕭文明去抓,蕭文明都沒有信心把他們全部抓住。

因此在採取圍殲行動之前,就必須要有之前的鋪墊動作,才能誘使白炎教上當。

這次突如其來的進攻行動,其實就是鋪墊而已。

然而就是這樣的動作,其殺傷力依舊是無可比擬的,只見三百蕭家軍照例排起鴛鴦陣,揮舞著長短不一、制式不同的兵器,將一個個獨立的鴛鴦陣,又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鴛鴦陣,徑直向白炎教的核心殺去。

白炎教的核心在哪裡?

根本就不用找,異常醒目,就是那一團熊熊燃燒的白色火焰。

雖然經過整整一夜的燃燒,燃料已經被消耗去大半,但是大火依舊散發出強烈的光和熱,哪怕是在陽光充足的白天,依舊無法讓人以任何以任何理由忽視。

而蕭文明想要做的,就是要用水去撲滅這團火焰——就算水不夠多,沒有辦法將這火焰徹底撲滅,但至少也要透過這個行動向所有的白炎教徒宣示:這團所謂的“白炎聖火”並沒有什麼神聖性,就是有人可以往裡面潑了水了,仍然可以來去自由、全身而退!

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打壓白炎教計程車氣,又或者能夠徹底的激怒他們,讓他們失去理智,自然也就會很輕易地落入自己設下的陷阱了。

蕭文明蕭家軍的目的異常明確,行動起來便更多了幾分果斷和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