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誰玩誰還不知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謂“天道有輪迴,老天放過誰”……
啊,錯了,不是這一句。
應該是“天道迴圈,報應不爽。”
多虧富山吉秀幫蕭文明說了幾句好話,在蕭文明大獲全勝、徹底剿滅了他和本莊寧次這一夥倭寇之後,蕭文明不但饒了他一命,還給了他一個可以談一談通商事宜的機會。
這下好了,倒黴了大半年的富山吉秀,終於迎來了好運。
而對於蕭文明而言,這也是個意外之喜。
原本剿滅所有倭寇,乃是他一個屯田所千戶應盡之責,就算他並非有官位在身,作為一個熱血的華夏男兒,同樣不能容忍倭寇在大齊的土地上、在中原的土地上肆虐,一樣會出手將他們逐一剿滅。
而剿滅倭寇之後,還中原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那就是蕭文明最大的目標了。
也同樣是“天道輪迴,報應不爽”。
蕭文明做了這樣一件好事,老天也給了他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讓他取得了同倭國通商的機會,並且倭人所能提供的,就算不是他急需的玉鋼,也是白花花的銀子。
中原和倭國有各種各樣的不一樣,但我有一樣東西是相似的,那就是他們的金融系統同樣是銀本位。
換句話說,無論是大齊朝廷官方鑄造的銅錢,還是各家商號、銀號、錢莊私底下發行的銀票、商票,都是以白銀作為計量單位的。
並且在沒有各種奇葩金融工具的古代,貨幣鑄造發行還比較實誠——掌握越多的白銀,幾乎相當於意味著掌握了多少的財富,可以說是一項最最重要的戰略物資。
偏偏這樣戰略物資,從天上掉下來了!
只要實現了同方山家的通商,那麼他們家一年開採出來的銀子,蕭文明至少能賺一大半,也就是五萬多兩。
並且還是淨賺!
可別小看這五萬兩銀子的收入。
蘇州作為大齊國最富有的一個州府,一年上交給大齊朝廷的賦稅,在一百萬兩銀子左右,在大齊朝這麼多州府之中,是毫無懸念的位列第一。
這些賦稅分到蘇州府轄下的十幾個縣,按照貧富不同,上繳的賦稅也就是在五萬兩銀子左右。
可以這麼說,這些錢拿在手裡,蕭文明遠不能說是富國敵國,但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富甲一方了。
一年有這樣多的收入,那麼現在寫書、印書、賣書的這點業務,完全可以當成蕭文明的一個興趣愛好來做了。
並且這些銀子拿在手裡,是很可以的一些事情了!
因此蕭文明表面上看著還十分矜持,可內心裡卻已經是熱血澎湃了——眼看著那麼多銀子就要流到自己的腰包裡,誰不會激動?
但是做生意的人,底線是絕對不能讓別人看出來的。
再怎麼激動,蕭文明也要先忍一忍。
於是他又木著臉對富山吉秀說道:“你這廝話說得花好桃好,可別到時候放了空炮,我可饒不了你!”
據說有些殺豬殺狗慣了的屠夫,日久年長之後,身上就帶著一股煞氣,再倔強的肥豬、再兇狠的惡狗,只要遠遠看見他們的身影、聽見他們的吼聲、聞見他們的味道,自然而然也就焉了,就連反抗都不敢,只能閉著眼,等著當頭一刀。
現在的蕭文明對這富山吉秀大概有相同的效果。
他殺了這麼多倭寇,讓富山吉秀這個倭國人,一看見他也是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幾分敬畏之情。
一聽蕭文明似乎要翻臉,富山吉秀立即就慌了神,趕忙說道:“蕭大人放心,蕭大人放心。我們家主說了,要是大齊朝這邊不放心的話,我們這裡可以預付一些銀兩,五萬兩、十萬兩……都可以談……”
這就是押金啊!
那感情好,相當於又給蕭文明提供了一筆流動資金。
蕭文明心裡已經樂開了花,可他依舊只用帶著百分之五十的滿意的口氣,對富山吉秀說道:“這還算是句話。就是通商的事情,我這裡基本上是同意了,但是貨物如何交割,你有什麼想法?”
這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富山吉秀回答道:“按照正經規矩,海外的貨物是要走三大市舶司的。可是經過他們這一倒手,至少也得分走三成利潤,這代價就有些大了。如果蕭大人這邊能夠找到一處合適的港口,我們私底下交易,這些額外的利潤,大家分一分就好了。”
蕭文明這邊還真留了一道後手。
當初在查辦倭寇襲擾臨海縣事件的時候,蕭文明就曾注意到,從海上來的倭寇,在臨海縣一處港岙裡選了一個不錯的地方上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