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地方正好可以當成修建碼頭的基地。

於是蕭文明就多留了一個心眼,派了臨海屯裡閒著的兩個老軍,輪流守候在那邊,既為了防止倭寇重新利用此處,又是間接地宣示一種主權:這地方,老子蕭文明佔住了,你們誰也別想過來染指!

終於,蕭文明的這一步閒棋終於起到了作用:自己現在馬上就要同倭國的方山家通商了,這個地方正好拿來一用。

於是蕭文明頗帶著幾分得意說道:“港口這東西吧,嘿嘿,其實……”

他正要往下說,卻聽身邊的謀士溫伯明忽然一個勁地咳嗽了起來。

他咳得那叫一個聲嘶力竭、那叫一個前仰後合,搞不好都能把肺咳出來。

溫伯明的身體蕭文明是知道的。

他雖然是個讀書人,但是平時頗注意養生,每天早起總要花小半個時辰做吐納功夫,並且他飽讀醫書、頗通岐黃之術,因此身體十分健康。

並且這些日子,他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也沒聽說得過什麼病,忽然這樣劇烈的咳嗽,著實把蕭文明嚇了一跳。

蕭文明趕忙扭頭看去,卻見溫伯明一邊咳嗽,一邊正在朝自己使著眼色,兩隻眼珠。

蕭文明又不傻,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有幾句悄悄話要跟自己說。

他對富山吉秀也沒什麼好客氣的,直截了當地跟他說:“你先出去,我有事情要跟溫先生商量,你聽不得。”

富山吉秀哪敢說半個“不”字,搖著腳鐐就退了出去,還還十分自覺地把門帶上了。

一見富山吉秀走遠了,溫伯明立即十分嚴肅地對蕭文明說道:“蕭兄,你可想好了!要是按照倭人的說法,你就相當於繞開了市舶司,而直接同倭國做生意。市舶司的錢可不是裝到自己口袋裡的,而是交給朝廷的關稅,這筆錢你要是省了,朝廷豈會善罷甘休?”

這話對蕭文明猶如醍醐灌頂!

多虧了溫伯明提醒了自己一句,否則這麼重要的事情,自己居然給忘記了,市舶司也是朝廷的正經衙門。

並且據蕭文明所知,市舶司所收的關稅,雖然佔朝廷收入的比重並不大,但也是正項收入之一——要是自己繞開了市舶司,直接同倭寇做生意,那最輕的罪名就是偷稅漏稅,要是把罪名往嚴重了說,那就是裡通外國、圖謀不軌!

所以說,或許在大齊國內,有條件、有意願同倭國做生意的人並不少,但成功實踐的人並不多、或者乾脆就沒有。

而其中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受限於大齊朝的法律——有些事情,他們沒法做、也不敢做。

蕭文明相較於他們,身上不過有一個候補六品千戶的官職而已,算不上什麼多大的官,也並沒有多大的權力,難道就能把這件難比登天的事情辦下來嗎?

“溫先生提醒的對啊!要是真的同倭寇把生意做起來,那就是在同朝廷搶生意做了,這朝廷還能饒過我嗎?難道這生意就做不得了嗎?”

這時的溫伯明卻微微一笑:“法不外乎人情。或許在朝廷裡疏通疏通,這生意說不定就給蕭兄辦下來了。”

聽了這話,蕭文明眼中靈光一閃:“難不成溫先生有通天的門路?可以讓朝廷給我開一道口子嗎?”

溫伯明又含笑道:“門路是有的,卻不是學生的,卻是蕭兄自己的。不過我倒是可以給蕭兄搭一道梯子。或許靠著我的這把梯子,蕭兄就能平步青雲了呢!”

蕭文明聽了個一頭霧水:“我還有這麼牛的門路嗎?我怎麼不知道?溫先生就別賣關子了,趕緊告訴我吧!”

溫伯明這才把自己心理醞釀出來的主意告訴了蕭文明。

原來溫伯明所說的門路,指的就是洛陽城裡的毅親王。

毅親王德高望重、人脈廣泛,雖然什麼事情都不管,但是跑到任何一個衙門,是沒有不賣他面子的,就是皇帝那邊,都要讓他三分。

因此,只要毅親王開口說話,那同倭國通商的事情,十有八九也就辦下來了。

可這事兒難就難在,毅親王可不是什麼凡夫俗子,他政治地位超脫,又根本不缺錢花,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都不可能起到任何的效果,只有讓他心悅誠服地幫忙,他才肯開金口說話。

而蕭文明這邊就有一個天大的利好,那就是毅親王十分欣賞蕭文明,不但在蕭文明好幾次闖禍之後替他說過話,並且還親筆寫書信提點過蕭文明。

有這一份好的印象在前,只要蕭文明能把毅親王給打動了,或許這大齊朝裡,就沒有什麼事情他是辦不下來的。

而其中有一個難點就是:到底怎樣把毅親王給打動了?

毅親王身居高位那麼多年始終屹立不倒,見過的達官顯貴可以用簸箕搓,經歷過的兇險事件可以寫成書。

就蕭文明這麼個池小水淺的,想要忽悠他老人家?

那就跟處男跟老鴇談戀愛——誰玩誰還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