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湯光耀,蕭文明這才同張俊的一百人馬兼程前行,追著先一步出發的劉辰和胡宇二人,向吳江縣的方向趕去。

吳江縣同臨海縣情況相似,也都是江南水米之鄉,經濟上同樣十分富裕,地形上也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兼有一兩座小山丘。

待蕭文明來到臨海縣同吳江縣的交界之地,抬眼望去就只看見一片平坦的農田,田裡種著還沒有長大的秧苗,一切都顯得十分平和。

蕭文明拉來帶路的張大戶問道:“這裡哪來的倭寇?我看太平的很啊!別是你帶錯了路吧?”

張大戶戰戰兢兢的回答:“應該……應該沒帶錯吧……”

說著,他上前幾步、手搭涼棚,向遠方眺望,忽然又退後了幾步,退到了蕭文明的身後,用發顫的嗓音說道:“蕭大人……蕭大人……我沒帶錯路……你看那條河,就是我游過來的那條河……”

蕭文明也上前了兩步,果然看見兩片農田之中流淌著一條小河,這條小河也就兩丈來寬,河水倒也十分湍急,大約就是臨海縣和吳江縣的界河了。

今天剛見到張大戶的時候,他渾身溼得就好像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

看樣子,他剛遊過河應該是不差的,遇到了倭寇也不會有什麼疑問,他騙誰也不可能來騙蕭文明……

那倭寇在哪裡呢?

或許已經殺到吳江縣城裡面去了嗎?

那這個事情可就鬧大了!

蕭文明正在疑心之間,卻聽張俊喊道:“少爺快看!前面河對岸有許多人馬!”

在三個頭目之中,甚至可以說在三百個屯田兵裡,張俊都是有名的千里眼,眼神是出了名的好。

因此張俊說自己看到了情況,蕭文明不可能不重視。

於是蕭文明趕忙率軍快走幾步來到岸邊,又極目遠眺,果然發現地平線處有一票人馬正在活動,只是他們距離蕭文明實在是太遠了,既看不清他們的身份,也看不清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

蕭文明又招來張俊:“張俊,你眼神好,趕快過來看看,看看對面那些人在做什麼勾當。”

張俊答應一聲,立即走上前來,閃在蕭文明的身前,向前頭張望了好一陣,忽然大聲說道:“少爺我看清了,我看清了,那邊有倭寇,好多倭寇!”

張俊的話不容置疑。

他是在金陵城下同倭寇短兵相接過的,對倭寇的特徵可以說是再瞭解不過的,對於你死我活的敵人,他又怎麼可能認錯呢?

聽了張俊的話,蕭文明也努力向前望去,然而他穿越回來之後,卻似乎繼承了穿越前的那一雙近視眼,只能看見遠處花花綠綠的一片人在活動,卻並不能分別他們的身份。

這時的蕭文明有些後悔,自己穿越來了這麼長的時間,怎麼就忘了發明望遠鏡呢?

然而片刻之後,卻見遠處幾幢房屋升起了黑煙。

這幾股黑煙可不是清淡飄逸的炊煙,而是濃重的濃煙,濃煙之下幾條火蛇不時閃現,顯然是這幾處房屋被點燃之後冒出的。

光這幾道黑煙,蕭文明幾乎就已經可以確認倭寇的身份了。

無論是隔了幾千年、幾百年,也無論是在哪一個平行世界,倭人都是一樣的殘忍、兇暴,一樣奉行著所謂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

這幾道濃煙的背後,不知有多少華夏子女,喪生在了倭刀之下。

這樣的仇恨蕭文明又豈能容忍?

他也顧不得此地到底是臨海縣境內,還是吳江縣境內了,直接下達命令:“弟兄們,倭寇行兇殺害百姓,給老子衝啊!殺了倭寇,救民水火!”

蕭文明的蕭家軍同倭寇那也是老對手了,蕭文明這兩句動員,就足以讓手下三百弟兄群情激奮。

然而擺在眼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怎樣過河?

江南的河和北方的河可不一樣,江南的河看似都不寬,可是河水都十分湍急,並且河床都很深——往往一條不起眼的,似乎都能一躍而過的小河,都能有五六尺、甚至一丈來深。

蕭文明穿越前在當村官的時候,就發生過從北方來的遊客,在小河裡下水游泳的時候,險些被溺死的情況。

因此,即便蕭文明手下這些蕭家軍都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大多會一些水性,可要是命令他們趟水過河,危險性還是太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