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追星力量(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種是功能性軟體。像“追星女孩裝機必備”的魔飯生app,透過繫結微博賬號,實現一鍵自動提升微博搜尋優質關鍵詞指數,即飯圈所謂的詞條淨化。
這個有點類似林雙搞的那個“禁止你看我”的外掛。
又如主打應援必備的手持led彈幕軟體——手持彈幕,用以在演唱會、見面會及機場接送機表白。
這個林雙粉絲也有,他在西體出場時就已經見到了,不過這個東西,其實是可以換字的,你喜歡誰就上誰的名字,爬牆幾回別人也不知道。
還有就是主打監控獲悉明星社交平臺動態的追星軟體,這個數量也多。
目前追星軟體中的頭部產品超級星飯糰,便是從監控明星動態起家,只要明星發微博就會向使用者自動推送,方便追星女孩第一時間衝向偶像微博下搶沙發表白。
追星軟體foll則主打搬運,在軟體上關注自己喜歡的明星後,不必翻牆便能同步get到他/她的ins動態。同時軟體自帶翻譯功能,不過翻譯服務是要靠拉新或看廣告獲取的。
也有一部分追星軟體主打偶像資訊速遞。
比如2005年便成立的粉絲網,主打娛樂資訊整合,除pc端網站外也有自己的app。2018年,粉絲網與區塊鏈專案fanstime合作,試圖從粉絲經濟中分一杯羹,不料遭到多家明星粉絲抵制,最終將粉絲轉變為幣圈“韭菜”的計劃未能成功。
還有秀粉最常用的集資軟體,以o!what、摩點網為代表。
不過這兩款軟體也略有不同,o!what是純粹的粉絲經濟產物,除了應援外,其社群內所有內容也都圍繞著明星做文章;摩點網實際上是眾籌軟體,除追星應援眾籌外,軟體上還有許多與追星無關的眾籌專案。
林雙是禁止粉絲髮起跟自己有關的眾籌,這幾個軟體裡就沒有敢上,畢竟林雙不是什麼普通的明星,那可是百億鉅富。
最後則是各個娛樂公司開發的專屬追星軟體。
其中最知名的應該是一個叫口袋48的玩意,由絲芭傳媒研發,粉絲可以透過軟體獲取最新演出資訊、搶票、看小偶像直播等。
除口袋48外,還有基於快本家族誕生的快樂大本營app。覺醒東方公司也曾在2018年左右上線專屬追星軟體。
但這些軟體,沒有林雙的內容,畢竟都是以捧自家藝人為主,如果上了林雙的內容,回頭自家還有幾個就不好說了。
雖然追星軟體們側重方向不同,但大部分軟體都有如應援、公益活動等標配。粉絲只需掏錢,便有可以享受豐儉由人的應援服務。
同時大部分追星軟體與明星工作室、品牌方之間有合作關係,透過包攬業務等賺取相應佣金。
從這方面來說,林雙的粉絲過得就比較簡單,扣扣群是她們最經常交流資訊的地方。
這些追星軟體背後的運營公司,一類為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一類則是藝人經紀公司。
藝人經紀公司入局追星軟體,無非是希望建立自家的產銷閉環。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則衝著整個粉絲經濟,誰還沒有一個“平臺夢”呢?
早期追星軟體以獲取海外明星資訊及行程為主,頭部產品超級星飯糰、愛豆等都誕生於20132014年左右。隨著限韓令的出現,追星軟體逐漸將側重點轉移至國內明星身上。
本土偶像的崛起、粉絲經濟的火熱,曾令資本一度相當看好追星app。
在一眾追星軟體中,起步較早的愛豆、飯糰、超級星飯糰及粉絲網都已經走到b輪融資。愛豆app在2014年獲得經緯中國(a輪),寶璋投資、原子創投(天使輪)兩輪投資,2016年及2017年又分別獲得盛景網聯等投資方的數千萬人民幣投資。
超級星飯糰則走到了b+輪,同樣經歷了四輪投資,投資方包括ventea、ital、和玉資本等。
飯糰在2012及2017年分別拿到兩輪融資。
粉絲網則在20142017年經歷三輪融資最終走到b輪。最後一輪融資中,粉絲網拿到來自36氪、漢富資本、行早金融及前海梧桐聯合投出的1.5億人民幣融資。
其餘追星軟體則多停留在天使輪或a輪。
集資軟體o!what背後有來自太合音樂的支援,摩點網則獲得新浪微博的投資。
但大部分追星軟體獲得融資的最後時間節點多停留在2017年。此後雖然仍有人前赴後繼進入追星軟體市場,但能夠獲得資本青睞的卻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