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決定腦袋,既然老闆有這樣的雄心,作為投資顧問,胡會當然要投其所好,再說胡會也擅長做這樣的事情。

遠成集團不可能只有一個投資顧問,其它二個年薪只有胡會十分之一的投資顧問

則堅持遠成集團要注意投資安全:謹防冒進、謹慎擴張、謹防多元化。認為多元化發展對企業而言是九死一生。

只是,吳明在內部幹部大會上對這二個投資顧問“還不明白集團重大戰略”的聲音進行了批評。

民營企業的老闆往往很強勢,並不是二個書生式的“投資顧問”能夠改變的,而且全國知名的經濟學家、集團的首席投資顧問胡會還明確支援多元化、激進化發展戰略,於是他們二個人的聲音便完全被埋沒了。

由於諫言降負債、反對多元化等意見未被採納,難以融入並進入到遠成集團決策層,難以發揮其智囊作用,這二個投資顧問最終選擇辭職。

而沒有了任何人的諫言,胡會和吳明的投資決策更加激進、更加冒進。

吳明在遠成集團最近的開會中進行反思,如果五年前不搞多元化投資和激進投資,停下來減負債,那麼遠成集團應該發展的更好。但在那一年,吳明在胡會的支援和鼓勵下,最終選擇了多元化、加大槓桿、大肆擴張。

有錢難買回頭看。

現在看來,吳明屬於當局者迷、信心滿滿,胡會的所謂“研究”和“報告”則是投其所好。

房價的快速上漲,形成了巨大的泡沫,從而引發“脫實向虛”,影響實體經濟和企業家精神。

另外,高企的房價,成為抑制消費的首要因素,不利於打通“內迴圈”,房地產引發的社會焦慮,波及到年輕人躺平、低生育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必須出手進行解決。

當然,陳西峰明白外因總是透過內因起作用。造成遠成集團的今日困局,最應該反思的還是吳明本人。胡會頂多算是“外因”、“助燃劑”。

從後來的虛影隊員的進一步調查後,陳西峰發現胡會居然已經被風雲會的會長李家凡收賣。

李家凡得知胡會被吳明的遠成集團聘請為首席投資顧問後,秘密地與他見面,透過一番商議,李家凡拿出5000萬元給胡會,讓胡會積極鼓動吳明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

李家凡之所以想這樣做,就是透過一種沒有任何人會懷疑的手段,悄悄地、秘密地把遠成集團推向深淵。

遠成集團破產了,吳明就不可能繼續擔任凌雲會的會長,既然會長擔任不了,那麼吳明也就不能繼續擔任十會盟的盟主。

而盟主空缺了,那麼作為十會盟裡最資深的副盟主,李家凡就能成為十會盟的盟主。

拿5000萬元進行投資,在三年內或五年內便能成為盟主,李家凡覺得還是很合算的。

本來的話,胡會還覺得自己得費一番精力和時間才能說動吳明,沒想到吳明本來就是喜歡開展多元化投資,他想的是有人給他更大的投資信心而已。

於是,胡會在吳明和李家凡二邊都討好、二邊都收錢,五年來,他一共收到了7500萬元報酬。

許多人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賺不到這些錢。

李敏偉向陳西峰說起了吳明激進投資的原由後,重新回到目前的現實問題上。

遠成集團的300多億商票背後,是與遠成集團合作的無數大中小供應商,牽涉建築、材料、家居、園林、廣告等多個行業,這些商票流向了其上下游企業的每一環,上至總包單位、一級供應商,下至廣告公司、日用百貨店。

而當任一張商票無法兌付,持票人有權起訴商票上背書轉讓過的所有企業,追討賬款。

被起訴的公司將面臨基本賬戶被凍結的境況,無法交稅和社保,這會導致一條產業鏈上的企業幾乎全線癱瘓。

原先的話,商票到期後,遠成集團在當天或者隔天就會到賬。但從今年開始,遠成集團的商票兌付開始變得十分緩慢,開始是十天半個月才會兌付,到後來,時間拖延至三個月、甚至半年。

李敏偉此時說道:“現在這些企業主都掉進了水裡,只能透過互相起訴的方式,拉更多企業下水。一般來說,誰的賬戶上有錢就起訴誰。昔日的合作方互相起訴,甚至有朋友反目,只為拿到錢。”

“不只是企業賬戶,只要企業主名下有房子、車子、廠房,都可以查封。”

陳西峰從這裡看到了一個把已經在深淵旁邊的遠成集團推下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