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由於歷史積累的一些複雜問題,這些老職工的人事關係,幾乎就是一筆爛賬。

想讓那些老職工捨棄他們原來的人事關係,到新廠來重新任職,只怕很多人都不會同意。

而且,這些老職工數量太多了,總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安排到新工廠去吧?

可如果不能全部安排,那剩下的那些老職工,肯定就會出來鬧事。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問題就是無解。

哪怕胡琅的背後有一眾豪門,有東來,也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而就在所有人都準備看胡琅笑話的時候,東來直接對外宣佈,要在海林新建三家大型汽車工廠。

東來、華汽、東琉三大汽車公司,幾方合資建廠。

每家工廠的投資規模,都在百億以上。

這還只是一期。

不僅如此,三大工廠還全盤接受了原海林汽車廠的老職工。

甚至,連他們的子女也一同接收。

這一下子,就等於是解決了近十萬老職工的就業問題。

尤其是,連子女一同接收。

又一下子吸引了數萬的年輕人。

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

關北的這些老職工,雖然現在的處境有些艱難,但是在一二十年以前,那可都是妥妥的國企職工啊。

是吃著鐵飯碗的。

放在當地,甚至放在全國,那條件也都是槓槓的。

而且,這些老職工大多都是知識分子、技術人才,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

他們的子女,絕大部分也都受過高等教育。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心中,對關北地區有感情。

他們都想著振興關北,可是,大環境如此,他們一兩個人的力量,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

也只能是暗自嘆息。

這些人畢業之後,都分散在全國各地,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工作。

有如意的,也有不如意。

現在,東來一下子建了三個大型工廠,重振關北的雄心再明顯不過了,更是主動向他們這些老職工子女伸出了橄欖枝。

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不管是如意的還是不如意的,紛紛返回家鄉,加入東來,準備為家鄉的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對於那些老職工來說,他們就更沒有理由拒絕了。

就這一個保留人事關係,便足夠了。

更何況,新工廠開出的待遇,根本讓他們無法拒絕。

不僅如此,三大工廠的建立,同時也帶動了成百上千家的上下游企業。

這些上下游企業,同樣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的老職工就業問題。

一下子,整個海林地區,就被胡琅給盤活了。

當然,這說起來簡單,就只是投資建了三個工廠而已。

可真正做起來,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