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關北現在最大的問題,一個就是產業老舊退化的問題。

曾經的重工業基地,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產業的升級,逐漸的就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成百上千個大型工廠,現在只能用一句苟延殘喘來形容。

甚至好多工廠,早就已經停產了,偌大的廠區,長滿了荒草。

從地方官府到中樞,也想過要振興關北。

可問題是,怎麼振興?

關北問題已經不僅僅是產業升級改造就能解決的了。

現在的關北,幾乎都看不到幾個年輕人,全都是些老頭老太太。

年輕人逃離關北,都已經是一股潮流了。

關鍵是,留下的這些老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工廠的老職工。

想要振興關北,首要問題就是得先解決這些老職工。

幾百萬上千萬的老職工,這對地方官府來說,絕對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很多官府人員一想到這個問題,頭都大了。

根本沒法解決。

外地資本人家都不來,投資不進關北,早就成了投資界的一句至理名言。

沒有外地資本進來,僅靠當地自救,怎麼救?

靠這些老工廠自己升級轉型?

一幫老弱病殘職工,怎麼轉型?往哪裡轉型?

官府撥的那點錢,都還不夠給老職工發補助的。

揹著這一大幫的老職工,根本無法轉型。

所以很多人都已經放棄了。

選擇了躺平。

整個關北地區,就好像一個大泥潭。

無論你有多大的雄心壯志,來了之後,很快就被淹沒。

所有的雄心壯志,也都削平了。

選擇跟大家一樣躺平。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胡琅來了。

胡琅來的目的,所有人都知道。

想做出點傲人的政績來。

雖然胡琅背後有胡家等一眾豪門的支援,更是有東來這個資本大鱷的支援。

但很多人依舊是不看好胡琅。

原因很簡單,就關北這個現狀,你想怎麼改變?

投資建新廠?

能建幾個新廠啊?

關北問題遠不是幾個新廠就能解決的。

何況,建新廠得有人啊。

現在年輕人都逃離關北了,哪還有人。

至於那些老職工,不錯,他們的確是有經驗,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