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除了胡琅之外,還真沒幾個人能幹成這件事。

別的不說,有誰能一下子拉過來三個規模上百億的大工廠?

還是合資工廠。

就目前關北的這個環境,別說是大型工廠了,就是一個小配件廠,人家都不願意來。

這也就是東來成為了東琉三大汽車公司的大股東,靠著大股東的話語權,才能促成這件事。

再者,光建成三個工廠,遠遠不夠。

最重要的是得解決這些老職工的就業問題。

有幾個企業,願意接收這些老弱病殘?

又有幾個領導,有這個魄力,敢下保留人事關係這樣的決定?

所以這件事,看似簡單,但也就胡琅有這個能力跟魄力。

三大汽車工廠僅僅只是開始,後邊陸續的,東來還會在關北投資更多的產業。

將產業重心,從雲城直接轉移到關北。

當然,這不代表東來就放棄雲城了。

雲城高新區的這些產業,依舊是在東來整體規劃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有了東來打頭,寧家、沈家、黃家、陸家、杜家等一眾豪門,也都紛紛跟進。

在關北地區大舉投資。

汽車、能源、晶片、生物科技、醫藥等等一大批專案,如雨後春筍般落地。

而且,東來又再次效仿在雲城的做法。

興建大學城。

一個地區的經濟要發展,高等教育就必須得跟上。

沒有足夠優越的高等教育環境,沒有高水平的院校,那就沒有經濟發展的人才基礎。

發展經濟就是一句空話。

這兩年,雲城的大學城,在東來不計成本的資助之下,軟硬體設施幾乎都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硬體就不說了,光是國家級的實驗室,就有七個,涉及生物、海洋、物理、計算機等幾個尖端專業。

軟體方面,雲城大學城同樣是吸引了一大批的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的加入。

光是國內科學院院士,就多大二十幾位,更有外籍院士上百位。

在這些高水平院士的帶領下,這兩年,大學城的科研水平,是直線提升。

在今年剛釋出的高校科研排名上,雲城大學城已經超越了國內一眾高校,直逼京城大學。

甚至按照這個趨勢,超越京城大學,成為國內乃至世界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也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就在前幾個月,京城大學校長還公開出來說,雲城大學城不講武德,他們京大三分之一的院士、教授,都被大學城挖走了。

現在,東來準備在海林,再建一個大學城。

一直以來,海林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水平,是要超過海東的。

更是甩開雲城好幾條街。

雲城最好的雲城大學,之前也不過在國內排名二十幾位。

至於其他學校,那都在百名以後了。

而海林的海林工業大學,國內排名前十,海林大學,國內排名前二十。

另外還有海林理工大學、海林礦業大學、海林科技大學等數家高校,都排名國內前一百,甚至前五十。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教育水平,主要也是因為,二三十年前的海林,可是國內的重工業基地,這裡聚集了國內最優秀的工業專家和人才,教育水平自然不會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