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亞洲煙王的巔峰之路——關索(第3/3頁)
章節報錯
***聽了有點兒吃驚,對褚時健說:“老褚你別吹牛。”
褚時健告訴他:“我跟同行都不會亂說,何況跟您?等到改造完成後,您可以問問財政部這筆錢拿到沒有。”
***知道,作為全中國排名第二位的稅利大戶,褚時健當然不會隨便吹牛,他也許是想刺激一下褚時健吧。事實上,隨後幾年,玉溪捲菸廠稅利的增長遠遠超過了褚時健的承諾,從1992年的52.39億元,到1993年87.7億元,1994年時達到了146.79億元。
當關索壩工程改造完成後,褚時健還不忘提醒***手下的工作人員:“請朱總理注意一下老褚的承諾是否兌現了。”其實,這個提醒完全是多餘的,在關索壩改造投產的第一年,玉溪捲菸廠上交的稅利就已經位列當時中國所有工業企業的第二位,到1996年便一舉超過了排在前面的大慶油田,排到了稅利第一位。朱總理當然會知道誰交的稅最多。
受到隆重接待的國際大買家
1993年6月,玉溪捲菸廠完成了工程建設的設計、招標工作,準備破土動工。
在得到玉溪捲菸廠關索壩改造工程的訊息後,那些菸草裝置製造的國際巨頭自然是聞風而動,爭相向玉溪捲菸廠推銷他們最新的裝置。
褚時健決定帶領技術團隊飛往歐洲進行裝置引進的最後考察,他們在1994年4月10日離開昆明,轉中國香港飛往法蘭克福。
在歐洲的兩週時間裡,褚時健馬不停蹄地穿梭於法蘭克福、漢堡、紐倫堡、不來梅、阿姆斯特丹、巴黎和倫敦等城市,考察了歐洲最重要的幾家裝置製造商,著重看了它們最新的產品。
他在歐洲享受到了帝王般的接待。對於歐洲的這些製造商來說,玉溪捲菸廠的快速崛起讓他們感到非常吃驚:短短十年時間不到,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變成了行業內世界前三的企業巨頭,並且前所未有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購買了他們這麼多產品。幾大製造商都是總裁或董事長親自出馬,在機場等候。在德國豪尼公司,董事長葉力沙笑稱對褚時健“無秘密可言”,帶他參觀他希望看到的任何東西,包括那些還處於設計階段的產品。在英國莫林斯公司,褚時健看到了一款不錯的新玩意兒,他認為值得引進,但又擔心在新廠房安裝有一定困難,莫林斯公司的總裁索山馬上承諾:“不要緊,我們負責安裝。”說完迅速讓人拿來安裝圖紙,並在半小時內讓工作人員先後兩次製作安裝圖紙,直到褚時健一行人滿意為止。在巴黎,義大利GD公司總裁馬蒂斯已經等在戴高樂機場,而同時在那裡等待的還有法國德古費勒公司的總裁。
褚時健的歐洲之行在高效率的工作節奏中結束,兩週時間走訪了歐洲最頂尖的幾家裝置製造商,並實地考察了這些裝置的執行情況,他差不多購齊了20億元的裝置,這絕對是菸草世界的第一大采購。
他同時考察了歐洲的那些花園式工廠,他提醒隨行的副總工程師李穗明,玉溪捲菸廠新建的廠區一定要學習人家。
關索壩為證
1994年5月26日,關索壩打下了第一根樁。
這地方原本是一個小山溝,褚時健決定把這個長1.3千米、寬500米的地方填平,作為玉溪捲菸廠的新廠區。
有記者問他:“為什麼把廠址選在施工難度大的山裡,而不是平壩的工業開發區?”
褚時健回答說:“我是農民出身,知道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性。中國基本上是一個農業國,地少人多,良田對農民來說太重要了。我們寧可多投5000萬削山填溝,也要為後代子孫多留點兒好地。”
年輕的工程總指揮李穗明指揮著4000多人的隊伍在工地上苦戰,十四冶建設集團集中了全部重型機械,這個工程需要處理300萬土方,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這裡會聚了數百位國外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和4000多名中國建築工人一起,日夜奮戰在這塊工地上。
關索壩工程建成後,這裡將出現兩條世界上最大的制絲生產線,每小時生產24噸;這裡將會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捲菸機,每分鐘生產600包;這裡將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封箱系統;這裡還將會有采用計算機控制的物流自動線、高架自動倉庫,實現從菸葉進廠到裝箱入庫的全線自動化……
褚時健說:“我管總體把握,放手讓小穗明幹。”於是,這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挑起了數十億高技術含量的技改工程的重擔。
這個年輕的總指揮並沒有讓褚時健失望。
工程原計劃在1998年竣工,但隨著工期的不斷提前,竣工時間不斷更改:1997年、1996年,最後,僅用時一年零九個月,24萬平方米的廠房全部完成;1995年8月第一條制絲線投入生產;1996年3月,主要車間在不停產的情況下完成了搬遷除錯,6月,新廠區全面投入生產,年產量可達200萬箱,並從裝置、原料、人員上保證了1998年達到年產量250萬箱的目標,待德國進口的膨脹絲生產線完成後,生產規模可達每年300萬箱,趕超菲利普·莫里斯公司350萬的年產量已經指日可待。
不過,這中間也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在關索壩工程熱火朝天地進行之際,國家計委對這個工程進行了干預。他們拿出一個十幾年前的老檔案對褚時健說:“你們這是在搞違規建設,必須停下來。”褚時健回憶說:“這個老檔案規定,技術改造不能超過原資產的30%,而我們超過了原來資產的若干倍,我們原來的裝置價值幾個億,這一回投資是好幾十億元。”
褚時健一下子就蒙了。這個專案一直是按國家規定進行立項、審批的,他也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檔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找國家有關領導。這一回,他找的是國務院分管國家計委的副總理鄒家華。由於辦公室人來人往,無法靜下來溝通,褚時健選擇在晚上到鄒家華家拜訪。他很小心地把握著話題,在一個適當的時機談到了玉溪捲菸廠目前的發展態勢、上繳稅款、戰略規劃及可見的遠景,鄒家華聽得入了迷,對褚時健大加讚賞。他覺得時機成熟了,便向這位溫和的副總理道出:“這回遇到麻煩了。”
“什麼麻煩?說出來我幫你解決。”
褚時健道出了關索壩工程的全部原委,並告訴鄒家華,實在是產品供不應求了才考慮搞這麼大的建設工程。鄒家華樂呵呵地反問他:“就這事兒嗎?”
過了幾天,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聯合工作組來到玉溪,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總是處在風口浪尖上,步步驚心,褚時健在玉溪捲菸廠十幾年的歲月向來如此。可以說,這是變革者的宿命,或者是他們和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
褚時健說:“在新的生產線投產後,世界備大煙草商都派人到這裡來參觀,他們的結論是:玉溪捲菸廠已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捲菸廠,即使和美國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相比,也只有超越的地方,沒有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