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1957年那場運動,肘光造就的大概會是領導幹部褚時健,而不是一個全國聞名的企業家褚時健了。很多年之後,當人們開始反思所經歷的一切,開始從人性的角度解析人的命運時,有人這麼評價他:這是一個悲劇人物,因為他有成為悲劇人物的性格特徵,性格即命運。

代號“黑貓”

神槍手:在戰鬥中成長

二哥褚時仁犧牲了

非黨員的指導員

徵糧組組長

平衡利益,亂來解決不了問題

弟弟褚時候被殺害

談徵糧經驗:果真有一套辦法

新區長上任

辦事都要講情理

“不適合”談戀愛

遇見人生伴侶——馬靜芬

成家:一樣的婚姻,不一樣的生活

疑惑:“脫軌”的前兆

山雨欲來風滿樓:不祥的預感

後院滅火,前廳失火

“列車”脫軌:最後的“右派”

這一年,祿豐車站小學有了一位水性極好、膚色黝黑、眼睛炯炯有神的青年教師,他就是褚時健。

似乎回到了原點,褚時健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學時那幾位傳播民主思想的地下黨老師,如今他和他們走上了同一條道路。

代號“黑貓”

天將破曉,新中國即將誕生。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了規模宏大的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在雲南堅持武裝鬥爭的地方游擊隊,組成了一支主力部隊——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軍,和國民黨的部隊打起了游擊戰。討蔣自救軍第14團在彌勒、師宗、瀘西、華寧一帶南盤江北岸活動,這一片被稱為盤北區。

除了教學之外,褚時健的另一個身份是共產黨的情報員。和他一起從事秘密工作的,還有他的堂兄褚時仁、堂弟褚時傑,以及他的學長,堂兄的好友周兆雄。

當時國民黨部隊在滇中、滇南的調動,很大程度上依靠鐵路。褚時健所在的祿豐車站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他每天觀察記錄鐵路運輸的情況,一有兵源和軍用物資透過的情報,他就及時送到部隊手中。由於膽大心細,褚時健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他有了一個代號——“黑貓”。

1949年初,地下組織得到一份情報,由於叛徒出賣,敵人已經搞到了祿豐車站一帶地下黨員的名單,這個名單中就有褚家三兄弟。

褚時健清楚地記得,那是春節前夜。他接到命令,當晚,討蔣自救軍第14團的人員要從矣則渡江,到華寧縣西山開闢根據地。趁著夜色,褚時健用一條小船將部隊的同志運過了江。執行完任務,他剛回到家,周兆雄急匆匆趕來通知,國民黨13軍的人馬上就要到了,組織上讓他立刻轉移,和已經先期離開的褚時仁、褚時傑會合,到西山找部隊去。

褚時健來不及收拾東西,和母親匆匆告別,從後花園翻牆而出,消失在後山叢林中。

三兄弟一起到部隊,這在當時很少見。其實,就連褚時健的弟弟,18歲的褚時候,這時也參加了地下工作,只是因為年齡小,沒有暴露,留在了家裡。

神槍手:在戰鬥中成長

自救軍的部隊編制並不完整,一些稱呼也談不上規範。成員主要是農民,大致來源分為四個部分:一是一直堅持革命鬥爭的老游擊隊員,二是南盤江地區的受苦農民,三是投身革命的進步學生,四是起義的國民黨士兵和收編的土匪民團。成分複雜,素質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都希望推翻日世界,建立一個老百姓當家做主的新中國。

褚家兄弟在這支成分複雜的部隊裡顯得很不一般,他們都有文化,參加過學生運動,有一定的鬥爭經驗,又是農家子弟,能吃苦,不怕累。褚時仁在師範學校讀書時就參加了共產黨,被任命為二支隊7連的指導員;褚時健在9連任排服務員,大抵相當於代理排長;褚時傑在8連當戰士。

說是主力部隊,實際上自救軍的底子還是游擊隊,實力無法和國民黨的正規部隊抗衡。因此,部隊採用游擊戰術,一直在彌勒、陸良、師宗一帶的大山裡轉戰。這一地區的共產黨地方政權還處於地下狀態,實際上部隊沒有一塊可供休養生息的根據地。沒有固定駐地,沒有糧食供給,部隊的條件十分艱苦。用褚時健的話說:“洋芋、刀豆半個月半個月地吃,一粒米都沒有,更別說油水了。”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打了退堂鼓,還有人開了小差。褚家兄弟沒有動搖,在隊伍中站住了腳,紮下了根。

部隊要打仗,對新入伍的學生兵進行了短期的射擊訓練。打槍,褚時健毫不陌生。他從小就跟著大人上山打獵,家裡的捷克造步槍用得得心應手。不過,他仍然十分認真,光瞄準就練了半個月。這一來,褚時健的槍法就勝人一籌了,成了連裡的神槍手。

這個本事跟了他一輩子。在被劃為“右派”的日子裡,在哀牢山,他有一槍射殺兩隻麂子的故事;80歲時,在玉溪駐軍靶場比試,現役的團長敗給了他。

1949年5月,經中央批准,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改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二支隊”,正式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序列。這時,部隊的武器裝備狀況開始好轉,連隊配發了輕機槍,褚時健也有了一支79式步槍。

二哥褚時仁犧牲了

褚家兄弟所在的二支隊裡的彝族人很多,在褚時健的記憶中,他和戰士們相處得很好,和大家都談得來,別人也沒把他當作省城來的學生兵看待。褚時健的連長是一個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名叫李國真。他曾在雲南省主席龍雲的警衛旅當過連長,後解甲歸田回到了老家路南圭山。當地組建游擊隊時,他又一次扛起了槍,成為共產黨隊伍裡的連長。

李連長是從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出來的老兵,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一開始,他發現褚時健槍法好、肯吃苦、軍事素質不錯,以為他上過軍校,一問才知道,這是個剛投奔隊伍的學生娃娃,不由得有些驚訝。

10月間,二支隊14團3營在陸良縣馬街鎮和國民黨的武裝徵稅隊打了一仗,擔任突擊任務的是褚時仁所在的7連。7連從趙官壩突襲馬街,打了敵人一個冷不防。3營火速佔領了馬街,抓獲了24名俘虜。

這一次勝利讓3營士氣大振,也驚動了國民黨481團。就在3營慶祝勝利、召開群眾大會的時候,481團趕到馬街,對3營形成了包圍。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3營沒有發現敵人的行動,當晚就在馬街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