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內部職位調整(第2/3頁)
章節報錯
另外,畜類養殖場名稱是畜類,但其實是針對牛羊之類的放牧家畜的,雞鴨豬類並不算。
這個設施的場地是一大片草地,位於魚塘澤地生態系統邊,也緊靠養豬場和養雞場。
跟雞鴨豬類不同,牛羊養殖太不划算。
因為廢土城市的所有家畜都是圈養的,比工業化圈養當然更加自由些,但仍然是圈在一個地方養殖的。
雞和豬佔地面積最小,養鴨場佔地面積次之。
但因為養鴨搞了澤地生態系統,跟養魚,養泥鰍等澤地生物共生養殖了,所以變得也比較有利。
養牛羊佔地面積最大,這是放牧的特性,即便圈養,也得給一個更大的地方,那麼大的一片草地,可說極為浪費。
所以廢土世界養牛羊的城市很少,如果不是升級需要設施利用度,如果不是羊毛製品仍然有不少的市場,畜牧業都很可能會絕跡。
神龍城也沒有大規模養牛羊,只是象徵性的買了些牛犢和綿羊,以養綿羊為主,因為可以提供羊毛,給他們的紡織廠提供原料。
羊毛衣服在廢土也算得上是奢侈品了,反而皮衣跟棉布製品差不多,只是普通的衣服。
當然,數量也不多,因為使用棉花更加廉價。
養的那些牛也不是出售的,自己消化,改善飲食品類為主,有時也可以作為耕牛等用用。
而畜類養殖場也有大部分被改造,一部分變成了養豬場。
另外更大的一部分變成了澤地,用來養鴨了,現在他們也出售烤鴨和臘鴨。
雖然沒有特定的工廠,但臘鴨、醃菜,鹹鴨蛋,臘腸之類的製品,他們都會製作。
因為儲存時間也更久,這個大部分生存了一段時間的城市都會。
所以,在進入縣級後,重新設立了一個統籌的上級主管,由唐明擔任,負責所有養殖業。
也就是跟王燕的農場主管並行的,沒有隸屬關係,只是在出行計劃安排上,仍然交給王燕。
這方面唐明搞不定,唐明是那種對水產極為熟悉,包括海產和淡水魚類養殖,生物特性等,對雞鴨豬之類也算可以。
但安排複雜的計劃,他就不行了,這點鬱海宇比他厲害,在時間管理上要高明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提升鬱海宇為農墾區大區主管的原因。
農墾區大區主管可不是原來的農場主管和養殖場主管了,這是真正的主管所有農業設施的。
其他人的驚訝也在這裡,如果有可以提升的職位,他們絕對會認為非王燕莫屬。
不是鬱海宇的能力和資歷不行,而是在農場所有人眼裡,王燕的地位很高。
看起來很年輕的一個大姑娘,但做事穩重,有條不紊,不管出現什麼情況,基本不會慌亂。
平時也給人一種高階經理人的印象,遇上問題時,看到她過來,也都會覺得可以比較容易被解決了,就像一個定心丸般。
儼然已經是整個農業方面的主管。
所以,鬱海宇突然變成了她的主管,讓其他人都有點不適應。
王燕倒是沒什麼感覺,別看平時外表很鎮定,很沉穩,一副大姐大,有責任我可以抗的派頭。
但她其實也很吃力的,不是工作太難,而是設施太大,人太多,事情也太多,農場裡面,各種瑣碎的事,比工業區那邊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了。
而在廢土世界生存了這麼久,她比大部分其他人更清楚一點,除了城主外,其實其他城民本質上沒太大區別。
作為城市的螺絲釘,還有什麼區別呢。
多掌握一點技能,唯一的好處,也就是在城市毀滅的時候,遇到其他城市可以有更大的機率被接收,也就是更大的機率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但事實上,在城市被毀滅的時候,遇到其他城市過來的機率都極小。
一旦城市毀滅,大部分情況下,裡面的人都要完蛋了。
而王燕對神龍城的生存能力,也有足夠的自信,這來源於這些時間,項楊的能力表現,還有神龍城的實力。
所以,做什麼職位,她其實是最不在乎的。
不是她沒野心,事實上,在泰拉的時候,她的野心可不小。
而是,這裡並不是泰拉,已經沒有所謂的職業生涯,也沒有了所謂的出人頭地,有的只是依賴移動城市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