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見招拆招,收益權衡(第3/3頁)
章節報錯
擺出了一副穩紮穩打的架勢。
下路互相推進。
中單兩個長手,全都對著小兵使勁。
上單……
Mouse使用大樹,對亞索肯定沒想法。
林北倒是想打優勢,剛剛開局,只有初始裝備的這段時間,拿一個大樹也沒什麼辦法。
因此。
前幾分鐘,氣氛和平的有些詭異。
“廠長是不是可以考慮來上抓一抓呢?”娃娃思索。
“不太合適。”PDD搖頭:“挖掘機和大樹,想要抓亞索,確實是比較容易的,但如果被人馬反蹲到,二對二基本打不過,以廠長的風格,不太願意冒這樣的險。”
“因為你抓死亞索一次,人頭給到大樹或者挖掘機,提升不大。”
“被反蹲,讓亞索拿到一兩個頭,亞索恐怕就要起飛了。”
尋找機會,並不難。
只要稍微對英雄技能有一點了解,就能找到理論上極其強勢的技能組合。
分析這個機會的得失如何,值不值得去抓,就超出了絕大部分玩家的理解範疇了。
這也是職業選手,和普通解說最大的區別。
哪怕是米勒這樣見多識廣,水準相當出色的資深解說,同樣不可能具備這個層面的認知。
很多時候。
廠長不是不會抓上路。
作為Rank三大腿之一,得到過‘排到廠長都贏不了是有多廢’的評價,抓任何一路,廠長都有相當完備的心得。
只不過。
需要考慮得失。
而且。
就算沒有風險。
對兩個後期陣容來說,開局把亞索連續抓死幾次,又能如何?
指望大樹發育起來,強行越塔,帶著沙皇和希維爾二十分鐘上高地?
別鬧了!
不管怎麼搞,三十分鐘以後,亞索都一定能夠發育到足夠參團的程度,大樹絕對沒有辦法限制的了。
所以說。
最需要抓的,是中單的維克托。
打定主意。
廠長計算QG戰隊的常用眼位,根據歷史比賽裡面出現過的盲區,一點點摸向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