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一直會伴隨到下山後好幾天的,這也是現場指揮官兩難的局面。

但由於這些都是普遍的情況,除了訓練外,別無他法克服,因此在本文並不加以說

明解決之道,在坡地的戰術運用才是本講的重點,除了之前曾提過的垂直縱隊、水

平橫隊、單箭隊形、雙箭隊形、鑽石隊形、y字隊形與複式的之字隊形等戰術隊形外

,小組的行進、搜尋、滲透、入侵與脫離才是真正要注意的地方,一般而言,小組通

常都會有一名以上的尖兵或斥堠,而地圖與指北針在隊長、副隊長、作戰士與尖兵身

上各會有一份,尖兵的地位在小組行進時高於所有人,即使隊長也大都會聽從尖兵

的建議,但相對的,尖兵的責任也僅次於隊長,甚至有時會高於隊長,在大部份的

單位中,整個路線是由指揮官、副座、參叄與尖兵一同擬定的,而尖兵負責執行,

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還記第一講中提所有的特戰隊員都記得自己的腳步與距離

&n整,上下坡時各要加減幾步才剛好會是100m?雖然說所有的特

戰隊員都知道,但沒幾個會記得,但所有的尖兵都會記得,而在行進過程中,每隔

幾百公尺尖兵就會拿出地圖、指北針與地形地物作比對,在確認無誤後,尖兵會以

指北針對指定方位外的明顯地物作為定點前進,也許是一顆樹或一個大石頭,但一

定都會是一個良好的掩蔽物,因為一到達定位後,找地圖看指北針確定方位與行進

方向的事將一再重覆,直到抵達目標區為止。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步驟過於煩瑣,但這卻是不可省略的,事實上,在部份美國的

求生訓練學校中,矇眼步行再依原路反逃脫的課程一直都是訓練的重頭戲,也一直

是所有學員最恨的科目,而教官們也從不打馬虎眼,不能過關的比例高得嚇人,但

一旦過關則是功力大進,如同打通任督二脈一般,而這也確實救了不少被俘後脫逃

的隊員。至於如何完成這個科目,其實不難,讀秒、步數加上方位的組合再反推回

來就可以了,原理不難,但知易行難啊!

在坡地上另一個要注意的事是下坡,與一般想像相反的,下坡比上坡更耗體力與危

險,因為身背重負後的重心原本就不穩,上坡的體力耗損累積到下時才會發生的氧債

效應與精神的松??,都使下坡充滿了危機,通常一般的解決方法是採用之字路線迂迴

下山,而不是採用直線下山的路線,除非有特別緊急的狀況,否則都會採用超過直

線長度數倍的之字路線,下坡路的另一個危機則是被伏擊的可能,下坡途中遭伏擊

,若是退回山上,則極可能被圍於山頂至彈盡被伏,若是直衝突圍則可能傷亡過大

,傾斜的山坡則又使迂迴的空間受到極大的限制,這是指揮官們的另一個抉擇,依手

冊上所說是「立即集中部隊與火力,攻佔有效壓制位置,掩護大部脫離火線,迂迴轉

進。」但筆個人卻偏向沿山腰作水平移動,移到敵兩翼對位角(即敵75°與115°角的

方位作下壓式攻擊,打亂敵陣線或殲敵ok後,朝反方向脫離交戰區,也有許多指

揮官喜歡以兩翼反包抄的方式來解圍,但由於部隊人員、火力都必須分散,筆者個

人並不建議。

此外,由於隊形的分散容易造成人員行蹤的暴露,在坡地的行進隊形都是採用密集

的隊形,如此也可保有在狀況發生時,指揮官有最立即的反應可下達給所有成員。

在坡地的另一件注意事項是曲射武器的攻擊,在坡地上,可供運動與迂迴的空間都不

足,機動的速度也不夠,一旦遭曲射武器的攻擊,真的是躲都沒得躲,而更慘的是,

敵人可能根本就連看都看不到,而特戰部隊通常也不會帶著足夠火力曲射武器來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