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寫作素材專輯】(八)山嶽部份(第3/6頁)
章節報錯
反炮戰,簡單的說,就是連還手的餘都沒有,解決之道?沒有,只有一路上小心不
要被敵人發現,尖兵不要把部隊帶進彈著區,或者在最不好的情況下,真的遭曲射
武器伏擊時,只有繼續向前推進,前進到最小射程以內時,再思反擊之道。
陵線
在許多的登山社團中,向世人展示的照片中有不少是整個登山隊,沿著陵線一路前
行的壯舉,但在大部份的特戰行動中,這種作法卻是相當危險的,因為突出於陵線
上的一路縱隊,與遊樂場上的射擊靶差不了多少,而且重心與風切的問題也一直都
是行走於陵線上不可避免的風險,而最大的問題在於掩蔽與運動空間的欠缺到了幾乎
沒有的地步,因此於陵線上所能作的戰術動作便相當的有限了。事實上如果沒有選
擇時,真的非要行走於陵線時,隊形也真的只有一路縱隊的唯一選擇,在陵線上遭遇
敵火射擊時,臥倒是不怎麼可能的,若能讓人臥倒,那也不叫陵線了,若脫離陵線直
下滑,危險性過高,所有的手冊都說是絕無其他可能的選擇的最後嘗試,生還的機
會只略高於不背傘包而從12000??高空向下跳。筆者個人的建議是把陵線視為一條繩
索,以吊索突擊吊橋的方式匍伏前進;或是離開敵火射擊面,以雙手吊於陵線的另
一側,雙手互動攀爬過陵線,至於在陵線上以火力還擊的作法,實際效益並不大,
大部份的手冊都不這麼建議,筆者的建議是若非還擊不可,請先求掩蔽,再求發揚
火力,若實在沒有掩蔽,可以自己的揹包代替,但注意精密的器材與水??不要被打
中,否則後面的行程就會很難過了。
&neindo與敵我相對方位的掌握,一般而言,行
走於陵線的時機最好是日出與日落時刻,在位於敵向陽面的高地是較好的選擇,因為
人類的視覺效應會使人對此特定時刻的移動物體辨視有其困難,而即使配合遮陽器
與紅外線感測器,也不容易發現到行走於陵線上的小部隊,至於於夜間行走於陵線上
,即使配合夜視鏡,危險性依然相當的當,因為不論那一種型式的夜視儀器,在使用
上總會有某種程度的距離感喪失,在一腳踩空就可能跌入萬丈深淵的情況下,使用
並不可靠的夜視儀器似乎有點在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而且行進速率也將會大為受
限,另外,最危險的事情是,在星空的襯托下,位於陵線上的人影可能清楚的令人
想不發現都不行,而在黑夜中,一旦還火射擊,那就更等於向全世界告訴你的所在,
更會招來全世界的火力,不可不??。
在陵線的行進最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小組成員是否有必要在彼此身上綁繫留繩?在
許多的情況下,陵線都是位於雪線上的,而在雪地行進時,隊員間的繫留繩是相當
必要的,以防冰川裂縫與浮積雪層的失足時彼此有個照應,但在陵線上的繫留繩卻可
能把整個小組一次拉下去,但若是沒上繫留繩,有人失足時連線應的時間都沒有,這
又有違特戰小組的同袍情誼,這又是一個兩難的局面,對大多數的特戰隊員而言,任
務的達成有其優先順序,但眼看夥伴失足而不救援也是不可能,這便是指揮官的另一
個抉擇,一般而言,會依照人員平時的訓練與當時的精神體力狀況而作出是否上繫留
繩的命令,而人員的排程上也會依是否能相互扶持為標準做分配,此外,登山杖或
探測棒的配合使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最最基本的原則還是那句老話,沒事少走陵線
,如此才是求本之道。
峭壁
在本講次中,最為人所知的,應該就是峭壁了,配合各種不同的山嶽地形,以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