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寫作素材專輯】(八)山嶽部份(第1/6頁)
章節報錯
在前面的眾多講次中,我們曾重覆的多次闡述特戰部隊的一些基礎原則,其中一條
便是全球部署與執勤的特性,因此各種地形與環境的作戰技能是缺一不可的,除了
前面幾講所提到的各種地形外,山嶽地形則是另一種常見的地形與作戰地理環境,而
我們則可粗略的將地形依景觀學上的不同類形,大致地將山嶽地形劃分為坡地、陵
線、峭壁與山谷地四個大類,並分別其大類地形中所包括的範例地形,作一個全面的
簡單與前例相同的,文中所舉的例子無法直接套用於所有的戰術情況,指揮
官的現場判斷與命令下達永遠是最後的決定;文中對於涉及機密、過份新穎或露
單位情報的戰術資訊也都加以過濾、降級與改寫過,以保護那些仍是現役的教官、同
學與學弟們,以及提供國外最新資訊的外藉友人們。
坡地
在前面的講次中我們曾提及了丘陵地形的小組戰術運用與地形的配合事項,在山嶽
部份的坡地地形中,其實有大部份是相同的,小組的行進隊形與應注意事項都相同
,但在山嶽地形則加上了天候與體力的因素,因為依前面所提到的標準,海平面
&n以下的立形歸類於丘陵,因此750m以上的高原、高地與山脈自然都歸屬於山
&n以上,每上升150m溫度將會下降1c,換言之,海
&n的高山溫度將低於海平面6c,而這只是平均統計值,若加上風、霜、
雪、雨、露的自然因素;啞口、山頸的地形因素,溫度差則可能超過20c,這是天
候的第一考量。天候的第二考量是雨、雪、霧、雲、露等自然氣候除了會造成了行
進上的問題外,能見度與聲波傳導的受限則是所有指揮官的夢饜,特別是攻擊方,因
為雖然大自然的氣候是不分彼此的同樣施予攻守雙方(附註一,但守方地形熟、陣
地部置完備,而且以逸待勞,以靜制動,攻方在地形陌生,視聽縱深皆不足的情況下
進入敵陣地,其優劣不言可諭,這是攻方指揮官所用考量的第一個劣勢。
附註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陸戰區、空戰特例不在本文所講範圍
內,因為那經常是英倫叄島天候不良到戰機無法起飛,但在歐陸地區
卻是晴空萬里、能見度無限的好天氣,如此的情況曾使歐陸盟軍地面指
揮官對空軍產生不滿,部份指揮官甚至曾挖苦的說道:皇家空軍是不
是怕太陽?如此的情況也造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空降作戰的失敗——
市場花園作戰計劃,這個由英軍第一空降師、美軍第82、第101
空降師部份與波蘭空降旅所組成的空降第一軍團,因後續空投支援不
續與地面部隊的進攻受阻,而被德軍於荷蘭安??與奈美根市反包圍
,幾遭殲滅,整支近4萬人的大軍,生還者僅2323人,此役不
但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拖過了1943年進入1944年,至今仍為所有
特戰部隊指揮官與成員在進行空降任務與前期規劃時,時時引以為鑑
的案例。
現場指揮官所要考量的第二個劣勢是體力上的消耗,高山上除了低溫外,空氣的稀
薄更會快速大量的消耗血液中的含氧量,血液中的血紅素成份會減少,人體便會開
始感到疲累,而特戰部隊的個人裝備、迂迴的行進路線與高落差的地形間行進更加速
了體力的消耗,寒冷的天候與稀薄的空氣則使這情況更加雪上加霜,最直接的反應
便是人體的反應會開始變慢,與輕微的酒醉有些相像,但在軍事行動中,一絲的輕
忽都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重大錯誤,而在高山的自然環境中,寒冷、疲憊雙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