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分時間、季節與地域的全球性任務,是ops獨有的任務形態,為了因應各種可能

的任務地點,配合各種的地型所衍生的戰術便成為了ops的最基本的訓練需求,為

求簡單起見,本篇將就叢林、山嶽、雪地與立體城鎮四個大項,以每個大項一講的進

度,為各位作簡單的講解與介紹。

叢林地形

在叢林地形中,其實應該再粗分為平地叢林、丘陵叢林與高山叢林,區分的標準為

&n以下者為平地叢林,250~750m為丘陵叢林,750m以上者為高山叢林,

&n算不上什麼高山,起碼也得1500m才夠格,但筆者所採用的

標準是以北緯20度的北半球植被為標準,在此緯度的750m山地的植物可能就已是針

/闊葉混生的植被了,而這套計算標準其實是以植物種作為認定準則的,同時這套準

則也同樣應用於地域,平地叢林與熱帶叢林的植物是相等的,丘陵叢林則同亞熱帶

叢林,高山叢林則同寒帶叢林,而高於寒帶叢林的超高地叢林其實已經是稀稀疏疏

的不算叢林了,我們將其歸為雪地或山嶽地形,不在此討論之列,而以下就前叄種

地形作一簡述。

平地叢林

說到平地叢林,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一系列的越戰片中那密不見天,隨時會冒出

越共伏擊那些驚慌失措的美國大兵的印象吧,事實上,捨去劇情不提,大部份的越戰

片對熱帶叢林的描述都算正確,或者,稱作熱帶雨林會更加的貼切,在熱帶雨林中

,最令人反感的一點就是,植物生長的也太茂盛、太有生氣了,濃密到能見度不到一

公尺的地步算是正常的,而熱帶雨林強盛的生命力則會使昨天才廢盡九牛二虎之力

開拓出的小徑,今天又被另一叢更加濃密的不知名植物完全掩蓋,在如此的情況下

,道路辨識就己是相當困難的了,更別提任何偵搜與隊形了,至於接戰、反伏擊的

戰術運用,套一句筆者在美國受訓期間,教官與同學間最常講的一句話:「do

everythingyoucando,d.」

但對特戰部隊而言,盡人事聽天命不是他們所能忍受的,主動出擊才是ops的作風,

因此對付密不見天的熱帶雨林,特戰小組有兩種反應:一是隊形的分配,二是整個小

隊的行進,在小隊的隊形分配上,與上一講的平坦地形不同,由於熱帶雨林的植被

濃密,小組在此種地形的行進方式受限甚多,通常只有單縱隊、雙縱隊與單箭、雙

箭隊形而已,而且由於能見距離有限,為了保持視界接觸隊員間的間距往往相當的近

&n之間,而斥堠與主力小組的間距也甚少有超過30m的,在如此密

集的隊形中,為防範敵人的突擊,只有兩條路:一、每位隊員都全程瞭解行進路程,

並事先約定數個集合點,若遭襲後,則以小組為單位散開,各別脫離交戰區後,再

依約定時間至指定地點會合;二、維持隊形的完整與火力的不間斷,在遇襲後以最

大火力、最短時間脫離交戰區,離開火線後再行整隊。當然啦!第二種方式較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