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直接對韓念之說:“我腦子笨,你就別逗我了,有什麼話你直接說,這樣繞來繞去的,容易把人給弄糊塗。”

聽我這麼說了,韓念之索性也不再藏著掖著。

她把那張圖片攤開放在桌子上,細長的指尖點著那個出口說道:“沈江淮,這裡是什麼地方,你知道嗎?”

我朝那地圖大概看來一眼,確定了一下方位後我說:“這裡是三環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前方通往市中心,往後通往南山市的發展新區,位子不錯。”

韓念之說:“這兒你去過嗎?”

我點點頭:“我是土生土長的南山人,這個地方雖然現在不常去了,但也很熟悉,畢竟我的小學中學,都是是在這一塊兒唸的。”

韓念之嗯了一聲:“那麼,你應該對這一塊兒很瞭解了?”

我說:“算是吧。”

只聽韓念之繼續問我:“這些房子裡,都是五六十年的老房子了,還有一些是老城區拆遷過來的城中村,雖然已經是個成熟商圈了,但居住的人比較複雜。”

韓念之說的沒錯。

這一塊兒他的確是這樣的,各種老南山市人混雜在這裡,以大城市人自居,手裡沒什麼錢,卻又看不上外地人。

雖然我也是南山市的老城人,但我對這種自大的心態非常不認同。

如果不是這些人的固步自封,南山市在之前幾年的飛速發展,他們也不至於一杯羹也沒有分上。

不過地鐵過來了,這倒是個好機會。

眾所周知,只要歷史上地鐵修到的地方,但凡有個地鐵口,周圍的地皮和房價,都是以至少兩三倍的速度往上翻。

我看了一眼馮志才新盤的地址,那個地方靠近城郊公路,離三環路,還有好長的距離,如果生拉硬拽把它定義成地鐵樓盤,實在是太牽強了。

而且現在買房子的人,也都不是傻子,不再是三言兩語就能哄到的主了。

韓念之盯著地鐵口的地方,冷冷笑了一聲:“沈江淮,你知道前幾年這裡發生的拆遷暴力事件嗎?”

聽了韓念之的話,我先是愣了愣。

過了一會兒才想起來韓念之說的是什麼。

幾年前,這個城中村確實打算要拆遷,原本說好的賠償款,大家都已經同意了,可就在簽字之前,所有的城中村居民集體反悔。

原本說好每家每戶賠償三套房,外加兩個百萬的現金。

可那些居民也不知道聽了誰的鼓動,說是這賠款太少了,必須得按照三套房不變的基礎上,每家每戶再賠償五百萬。

這一來,房產公司老闆一聽,立刻就不幹了。

於是他們當天就打算不跟居民和談,直接撤銷這個專案。

居民們一看到手的肥肉要走了,於是氣不打一處來,最後聯合起來,把那幾個泛地產公司的工作人員暴打了一頓,其中一個還因為傷事過重,直接掛了。

因為法不治眾,這事兒最後不了了之。

但這一塊,也因為這事兒成了一個難啃的骨頭,再沒有任何公司願意把專案投資在這一塊兒了……

只聽韓念之說道:“所以,我覺得在這兒修建地鐵口的事兒,未必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