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13章 多方籌措方克敵(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政又問道:“政雖然生於侯門之家,卻長於兵戈亂世之中,志在修身格物,齊家治國,憎恨兵戈殺伐。然今四海未太平,何以有治世令政建功乎?望大事指點迷津。”
荀莊道:“尊父漢中王英明神武,是亂世之明君也。老朽曾與潛龍有一面之緣,觀其人之象,亦可稱為亂世英豪,治世良臣。以老朽料知,潛龍國士無雙,當今四海一人,必能輔佐漢中王平定天下復興漢朝。而中興大漢者,乃在世子也。”
劉政遂心下大悟,對荀莊謝
道:“多蒙大師指教。在敢問大師,天下何日能夠平定?四海何時能夠寧靖?”
荀莊笑道:“此事非老朽所能預測。然漢中王、潛龍乃是天之所開,天之所開者,必能成就大業,此外非老朽所知也。”
劉政拜謝,又向荀莊請教其他學問,談至天晚方告別。蜀中人民,見劉政如此尊賢禮士氣,皆嘆道:“此漢朝仁德之子孫也。”劉政在益州三年,頗有民心,盡得川中遠近人望。譙常、張權等嘆道:“胡氏父子領益州,甚有愛民之心,亦有仁政,然失之於寬鬆,蜀中之民,所受恩惠不能均衡。潛龍治理益州數年,得其才幹優長,遂使益州大治,然益州之心未能盡服之。今漢中王世子治益州,川中遠近人心盡服之,得其人望矣。”
領英回到南鄭,來見建夏。建夏聞知漢軍奪取隴西,甚喜。遂問領英再度進取之計,領英道:“雍涼燕軍雖然處於被動,堅壁防守天水,然漢中軍尚不足以進取甘隴。敵將聞人策者,極能用兵,不可小覷。殿下今欲要進取有功,需得施行遠交近攻之策,還得增調援軍,方可以有把握敗雍涼燕軍,奪取甘隴。”
建夏道:“孤前番已經與西域長史班錯、幷州奮威將軍結盟,今只要孤傳令,其必然會應之。孤已經令世子在益州整頓軍馬,可以再增派漢中四五萬人。一切皆聽軍師呼叫罷。”
領英道:“殿下安排甚善。我軍若欲奪甘隴,必先敗聞人策,欲要敗聞人策,需得待其有變,趁隙而行方可。今殿下可遣使致班錯,出兵攻打涼州西部敦煌、酒泉,以牽制涼州丁弘所部燕軍。再遣使致幷州奮威將軍,令其出兵南下,攻擊太原、晉陽,使三輔地區不能分身增援雍涼。然後殿下又再整益州援軍五六萬人,令兼武率師從陳倉道進,分聞人策兵力。臣領祁山之軍,再進取天水,必能敗燕軍也。如此,甘隴之地,便可為我所有。殿下佔據甘隴之後,臣以為便可轉守勢為攻勢。漢中、襄陽、合淝便能三路出兵,可與偽燕決戰,殿下當勝算在握也。”
建夏聞知大喜,對領英道:“軍師草廬之策,今正在一一印證實現也。”於是便命領英,安排各處事項。
領英遂將邊班喚來道:“你善於奔襲,擅於傳遞文書信件。今吾在漢中,無需護衛,欲要令你建一功勞,只是此去甚為艱險,又不能有絲毫差池。你可敢去否?”
邊班道:“軍師所命,赴湯蹈火,班在所不辭。”
領英道:“漢中王欲要西域發兵為助,令其發兵攻打涼州西部酒泉、敦煌。吾欲令你帶漢中王書信,前往西域長史府,見長史班錯,為漢中王傳遞此情。只是漢中與西域,相隔萬里之遙,又為燕軍阻斷道路,此去甚為艱
難。”
便班道:“末將即便死,也不敢耽誤漢中王大事。”
領英道:“想你在荊州,一夜之間賓士千里,不誤吾大事。今所以再用你,可小心用命,無誤漢中王大事。此番建功歸來,漢中王必然擢升你為將軍。”
邊班拜謝,領英隨即給邊班增派矯健軍士二人,良馬三匹,帶了漢中王書信。給予一月期限,讓其覆命。
邊班領了軍令,便帶兩遂從上馬出漢中,取道涼州,繞過燕軍佈防,遠涉沙漠,前往西域長史府,傳遞漢中王書信給班錯。
領英尋思幷州與漢中有司隸、涼州等郡相隔,如派使者,恐被燕軍截獲,如繞道,行程過遠。如用細作,一時又未得人選。正在尋思之間,忽然一人請見軍師。領英命入,抬眼視之,乃是伏波將軍劉虛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