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拜將封侯鎮幽燕(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孫霸入長安,又西征涼州,北收幽州,逐一掃滅北方群雄,除開縱橫率領幷州餘部退守塞上之外,中原北方各地基本上都為公孫霸所並取。
公孫霸再令駐守豫州安城的公孫彪發兵攻打徐州。吳江又前往徐州,策反徐州豪強彭鶩,徐州牧伍文忠已經病重,得知彭鶩反水之後,吐血身亡,其長孫伍玄便繼任徐州牧。
燕軍大舉前來,進圍下邳,伍玄新立,恩威未建,難以統帥徐州諸將抵禦,叛將彭鶩又引兵入寇,於是下邳不守,徐州大部盡皆陷於燕軍之手,伍玄率殘部,退守廣陵郡。
順安29年春三月,公孫霸授意麾下勸進,麾下幕賓歸海衛曾以讖緯“玄鳥居暗處,兵戈起北方,居中得天下,四水上一城。”勸進公孫霸即燕王位,今番又帶領群臣勸進,於是逼迫漢帝禪位,公孫霸代漢即帝位於洛陽,國號燕,改元開武,以洛陽為都,長安為西都,薊城為北都,安城為東都,以燕王相國皇甫照為丞相,歸海衛等人為三公,公孫虎、公孫彪、朱玉、方龍等為大將,立世子公孫貴為太子。
公孫霸公然篡漢稱尊,即頒佈詔令:漢中偽王據地抗命,需得剿除。於是親統偽燕大軍十餘萬,戰將百員,前來進攻漢中。
公孫霸以車騎將軍朱玉屯軍宛城,以拒荊州漢軍,以衛將軍方龍為先鋒大將,率軍從陳倉道、斜谷道入寇漢中,自提中軍隨後而來,與漢中王劉建夏戰於定軍山,燕軍勢眾,漢軍便放棄南鄭,西撤陽平關,公孫霸又率軍攻克陽平關,建夏又率眾退至劍閣,據險而守。
公孫霸十餘萬大軍止步劍閣,正與漢軍對持之間,漢中王麾下潛龍軍師令荊州所部漢軍大舉北上,攻克宛城,偽燕車騎將軍朱玉兵敗自殺,荊州漢軍於是從南陽進入司隸境內,兵鋒逼近洛陽。
洛陽一時危急,公孫霸不得不留方龍鎮守漢中,自己回師援救洛陽,於是漢中王兵勢便解,公孫霸復又奪回宛城。認為漢中王混一東南,要害當在荊州,需得攔腰斬斷,令其首位不能相顧,才可剿滅。於是便又集中兵力,準備攻下荊州。
公孫霸數年前已經在訓練水師,得一善領水師之將韋舟,韋舟出身海盜,尤其精於水戰,其人好學,善於訓練水師,又頗能用兵,公孫霸拜韋舟為龍驤將軍,三年之間,便為公孫霸訓練得異常精悍水師萬人。
公孫霸先親統十餘萬大軍,進至襄陽漢水北岸,荊州潛龍揮師迎敵,兩軍相持,燕軍不能攻克襄陽,於是令龍驤將軍韋舟率水師三萬人前來助戰。
韋舟用兵精悍,突襲荊州水師得逞,又接連敗荊州水師名將王節、張寵,奪得荊州水師船隻,順流而下,直達武昌,潛龍親自提水師前來,見韋舟
兵鋒甚利,也避戰而退。
韋舟連敗荊州名將,又逼退潛龍,控制荊州境內漢水、長江水道,一時間兵鋒盛極,威名揚於江漢,公孫霸大喜,重重嘉賞韋舟,韋舟自己也大有海內一人無人能敵飄飄然之感,於是趁勢進軍荊州江陵,欲要從水路攻破江陵城。
然而潛龍已經有勝韋舟之策,見韋舟貪功冒進,墜入自己計中,於是繼續示弱,調揚州水師都督諸葛笑峰率軍從揚州馳援,在武昌堵截偽燕水師。而在將領堅守,逼韋舟退回,準備殲滅韋舟水師於武昌。【¥愛奇文學!!更好更新更快】
諸葛笑峰亦是當今一等一的水師名將,久在揚州統領水師,水戰也十分出色。
韋舟連續得勝之後志滿意驕,貪功冒進,進至江陵,潛龍早有防備,燕軍水師雖然精悍,然三日不能攻克江陵城,士氣頓時大減,韋舟恐有失,便率軍又從長江返回武昌,然而諸葛笑峰已經率揚州水師拿下武昌,堵截韋舟退路。
而潛龍又令荊州水師尾隨追襲,韋舟前後受敵,於是與荊州水師將軍張寵、王節相戰,卻不能勝。再與諸葛笑峰水師戰,不利,揚州、荊州水師便發起攻擊,武昌江面一戰,諸葛笑峰與張寵王節殲滅韋舟精銳萬人大部,韋舟水師便無能為力,隨之為荊州、揚州水師所圍殲。死傷萬餘,被俘亦萬餘。韋舟與部下諸將,見水師折盡,便都自裁謝罪。
偽燕精銳水師被全殲,公孫霸聞知大為悲痛,須知訓練這支水師,偽燕耗費了無數錢糧賦稅,今一旦喪盡,便再無制衡荊州水師之兵力。
公孫霸大恨,但倚仗自己兵多地廣,仍然進圍襄陽不退,欲要長久相持消耗荊州軍力,待荊州兵力衰竭,糧草不繼之時,再強渡漢水,攻克襄陽。
公孫霸大軍進圍襄陽已經數月,漢中王趁此時機,率軍從劍閣反攻,復又奪回漢中南鄭。方龍引軍退至定軍山,又得長安、洛陽兵馬相助,再整軍前來,與建夏決戰,爭奪漢中。
方龍雖然能征善戰,可為方面大將,但謀略卻不是建夏軍中文雄等人的對手,交戰數場,為文雄計謀所敗,燕軍便不能在漢中立足。方龍急忙引軍向甘隴撤退,卻被漢軍奇兵所堵截,陷於漢軍包圍之中,敗於漢中王麾下大將封驛、獨孤虎之手,方龍兵敗自殺,於是漢中盡復。
公孫霸在襄陽前線聞知方龍兵敗,漢軍欲要出甘隴,大驚,歸海衛便推薦中原奇才聞人策,公孫霸隨即啟用聞人策前來西線鎮守雍涼,以拒漢軍。
聞人策與潛龍年歲相仿,雖是書生出身,卻極能用兵,出鎮雍涼之後,便兩番敗文雄,破漢軍兩萬人,扭轉戰局。漢軍於是便不能再出甘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