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桓侯廟中得長矛(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定病勢已近不輕,又聞知兒媳被賊人所害,受了刺激,病勢轉重,郎中前來診斷之後,便對縱橫言當準備後事了。縱橫跪在其父病床前流淚道:“孩兒不孝,不該將此訊息告知父親大人,以致於此。”
數日之後,王定從昏睡中醒來,吃力地抬起手,示意其妻也過來,縱橫母親便也過來,母子二人圍在床前,王定囑咐妻子道:“我今先就要你去了,人生老病死,總歸要走的。你且不要悲傷,兒媳沒了,再為騰兒娶一房,以續王家香火。”
縱橫母親流淚點頭,王定又對縱橫道:“你能有今日,全靠你叔父王扶栽培,為父走後,望你能忠心為國,努力報效你叔父教育之恩,就當你叔父是你父。”
縱橫哽咽領諾,當晚,王定便溘然去世了。縱橫送終,自己心下悲痛,只好請叔父王六來幫忙主持喪事。
料理了其父喪事,又在塞上村過了除夕,縱橫見母親一人在家,形單影隻,便決心在家陪伴母親,一面也為其父守孝。
縱橫母親本來膽小柔弱,但自聞知兒媳亡故,丈夫病逝之後,便變得剛強起來。見縱橫數月閒居在家,便問道:“你不出去做事,呆在家怎的?”
縱橫道:“兒恐母親孤單,無人照顧,所以留下,父親大人新喪,孩兒欲要守孝。”
縱橫母親道:“我還能做活,不用你照顧。你父走後,你守了幾個月孝盡到心就行了,何必在家久呆?光陰易度,需知這樣耽誤了你的前程!”
便要驅趕縱橫再回冀州來,縱橫無奈,只好對母親說:“是叔父讓孩兒如此,今母親一人在家,兒不放心。既然如此,孩兒就近去做事罷。”
於是攜帶王扶書信,來到漁陽郡,見漁陽太守司徒臣,司徒臣曾與王扶早年相識,見王扶書信,又見縱橫如此人材,當下便對縱橫道:“既然是王使君賢侄,不可不用。只是近年來幽州太平,軍中職位不多,只好委屈少公子了,且就在漁陽郡任一校尉罷!”
於是便讓縱橫挑選,漁陽郡各縣都可去,去到縣中,領縣中校尉職務,率縣中兵丁輔佐縣令。
縱橫謝過司徒臣,便道:“小人願望豐樂縣出任校尉,豐樂縣是小人的家鄉,就近也好照看家中老母。”
司徒臣便准許,為縱橫辦理文書等,讓其到豐樂縣上任,送別時候,對縱橫道:“似少公子這等人材,當為先鋒大將軍也不為過!只是當今天下承平,你之勇武,尚無用武之地,且稍待之,委屈就職。若國家需要,吾當全力保奏你!”
縱橫謝了司徒臣,便來到豐樂縣上任縣中校尉職務,領豐樂縣五十餘兵丁,平日裡也就是巡視縣境,維護治安、緝捕盜賊等事。豐樂縣離家甚近,騎馬半日即可到
,縱橫公事之餘,也常常回家,看望老母。
時涿郡昌平縣內有一夥盜賊,有數十人,十分彪悍,時時下山劫掠,殘害百姓,又以昌平縣豬耳山為賊巢,這豬耳山雖然不甚高,地勢卻十分險要,匪盜據住山頭,又以樹木茂林為掩護,官軍多次圍剿都無功而返,這夥賊人盤踞豬耳山已經數年了,為禍數縣。
時昌平縣令又因為本縣百姓為盜賊搶掠,便決定再次剿賊,出動人馬百餘,攻打數日,仍然不能成功。聞知新上任豐樂縣校尉王騰曾在冀州剿賊,武藝高強,於是便請得縱橫來昌平剿賊。
縱橫欣然領命,率數十軍士前來豬耳山,先檢視地形,見豬耳山匪巢易守難攻,便不準備硬攻,定下計謀,先以示弱於賊,誘使眾賊下山而殲之。
於是便將多數官軍隱藏,且扮作百姓,在這豬耳山附近巡邏,護衛鄉民。山賊見官軍不來攻山,心下疑惑。便派哨探下山打探,回報說官軍甚少,只是在山下巡邏而已,山賊道:“官軍多次攻打皆不能奈我何,此不足懼也。”
數日之後,仍然未有異樣,縱橫暗暗令人在山下道路上佯作運送貨物,被山賊哨探偵查得知,首領道:“此送上門的買賣,如何不要!”於是便令群賊十餘人下山劫得這買賣來。
十餘人下了山,便來劫貨,縱橫早有準備,所潛藏甲扮百姓軍士一齊出來,聚而圍之,這十餘山賊一個都沒跑掉,全部被縱橫所擒。
縱橫便問道:“你等若聽從我的命令,便可活命,如不從,即斬首正法。”
群賊被擒,都欲要保命,豈有不從之理?縱橫又審問得山上賊巢虛實,縱橫便挑了其中兩人為嚮導,相助自己攻取豬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