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在校場比武,連敗四人,實力輾軋上黨軍中群傑,上黨軍民見之皆驚。

王扶大喜,隨即便在臺上下令:“今王騰武勇超群,上黨軍中無人可以匹敵,當為軍旅奇才。習甲武藝不凡,亦可見用。特令王騰為上黨郡軍中校尉、習甲為百夫長。”

王騰雖然是王扶親戚,然其自身才武眾人已經見識,軍中亦無人不服。王扶趁此機會令王騰出任軍職,也是讓其歷練之意。當然習甲也勇武出色,一併出任軍中職務,上黨官民百姓等也自然無異議。

郡中軍曹門下校尉本是基層軍官,多者領軍士數百人,少者百餘人,百夫長是校尉之下軍官,一般領軍士一百人。

王扶讓王騰與習甲出任軍職,因二人尚年少,未有資歷,所給職位也只是虛銜,並不實際領軍。王扶與習威之意,不過是讓二人先在軍中歷練罷了。

王騰、習甲今日校場比武,擊敗軍中精通武藝者五人,名揚上黨。既然二人已經揚名,王扶便下令比武結束,撫慰將士,且授於王騰、習甲二人軍職。

二人聽見命令,當下前來臺前拜見叩謝王扶。

王扶對二人道:“你二人今日得以獲得軍職,不當是我與習軍曹提攜栽培之功,也是自身勤奮習武結果。你二人雖然身份特殊,但在軍中,務必一切需得遵從軍紀。如有違反,吾與習軍曹皆不能從中寬恕,需得切記。”

二人拜謝領諾,謹記在心。

王扶於是傳令,令人取官府衣甲來,賜給二人。又令案下文書,登記在冊,到時一併上報幷州刺史部。

於是王騰、習甲二人自此便有了軍職,可月領一份俸餉,先在上黨郡長子城太守府中充當軍士護衛雜役等職。

王騰自此之後便可自食其力。白天在太守府中值班警衛,每當王扶公事外出,王騰便貼身跟隨。並協助長子城官兵夜間治安巡邏,以及處理百姓糾紛、緝捕盜賊之事。

習甲在其父帳下充當執勤護衛軍士,也多在太守府中值班。二人仍然天天相見,交情甚好。

王扶對王騰道:“你今雖然有了軍職,但大丈夫當立功邊疆,方對得起此身勇武本事。此郡中校尉之職,非你之所願也,今只是暫在此歷練。你雖然已經揚名上黨,然武藝尚未大成,公事之餘,仍要勤練不輟。”

王騰恭敬遵從王扶教導,每日公事完畢之後,仍然習武不輟。

王扶見朝政日漸鬆弛,天下漸漸騷動不安。尋思承平日久,天下恐有變亂之勢,當不得不妨。於是上奏朝廷,陳述當前對策。建議朝廷勿要廢武事,當防天下之變。

朝廷聞奏,也不採納,也不下旨回覆王扶。王扶見之,只有長嘆而已。

一日,見王騰正在庭院中練習槍法,王

扶觀之良久,若有所思,便問王騰道:“如天下將亂,你將如何?”

王騰答道:“天下若亂,大丈夫自當赴湯滔火,奮力挽救,以求天下太平。”

王扶又問道:“僅你一人之力,自保有餘,若欲挽救天下,恐力不能及也。奈何?”

王騰不禁茫然,無從回答。

王扶便道:“若單隻憑藉勇力,終究不過是一勇之夫耳!若欲為將為帥,統領千軍萬馬,還需得當有萬人敵之能。”

王騰不禁問道:“叔父所言萬人敵,當為何也?”

王扶道:“昔日項羽曾隨其叔父項梁學書,不成,又學劍,也不成。項梁怒斥,項羽解釋說:學書只能記一人性命,學劍只是一人之敵,不足為我學,我要學就學萬人敵,項梁便教項羽兵法,項羽學之大喜。萬人敵者,非僅指有萬夫不當之勇,還當指兵法。你今武藝初成,略知詩書春秋等典籍。便可再學習兵法,此為將者必備也。”

王騰聞言大喜道:“侄兒久欲要學習兵法,只可惜前番因為習武讀書未得其便。且又無教師教授,也不知從何學起。今叔父既然為侄兒指路,便可教授侄兒兵法也。”

王扶笑道:“叔父出身文吏,甚不懂兵法,卻也不能教你。不過叔父雖然未曾為將,但統領一郡兵馬多年,也多少知曉些軍旅之事。今且先將叔父所知的先教授你罷。”

王騰大喜,於是又對王扶叩拜,王扶扶起,對王騰道:“項羽雖然氣力蓋世,一聲叱吒,千人皆廢,成就西楚霸王之業。但項羽學習兵法不精深,以致空有勇武,而欠缺謀略,所以為高祖擊敗。今吾也是你叔父,教授與你,正欲項羽叔侄相似也。但吾不是項梁,也願你以項羽為戒,學習兵法要精,心懷畏懼,行事謹慎,方可避免重蹈項羽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