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太守相待如己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扶回到家中,家人迎接入內,伺候用飯梳洗,王扶甚為疲憊,便倒頭就睡,此日雞鳴時分便起,梳洗整理完畢,又乘馬望公署而來。
又在公署中忙碌一早,處理完前數日待處理事項。用過午膳之後,略作休息,又批閱文書,撿看案牘。一直忙到日頭偏西時候,才將當日公務處理完畢。
王扶處理完當日公務,便喚習威來,說可令王騰來公署,待會跟自己一道回家中。
習威道:“王騰今日一早便來到公署外附近等候太守,吾對其言:太守當在下午才公事完畢,可先在家玩耍半日,午後再來不遲。其執意不肯,言不敢不尊重太守。下官也不能強,現還在公署外樹下站立恭候。”
王扶聞言不禁大驚道:“我侄如此誠實篤厚,我實現還不知也。”大為感動,便令習威讓其到公署外面馬廄中來,借用隨行軍士馬一匹,讓於王騰乘坐。
王騰站立了大半日,見叔父有令便走到馬廄邊站立迎候。王扶出,見王騰恭敬站立,心中不忍,過來執其手道:“賢侄何必如此老實,即便再外玩耍一日,叔父也不為怪矣。何必在樹下站立一日呢?”
王騰恭敬答道:“侄兒離家之時,父母曾告誡道:叔父是大漢清官,不可不處處尊敬之。令侄兒事叔父,就如同父母一般。就是讓侄兒站立三日,也當應該也。”
王扶聽後不禁又生憐愛之心,心中感嘆良久。才對王騰說道:“賢侄太過於誠實。不過叔父向來喜歡誠實之人。站立一日,足已經麻木,且上馬隨叔父歸家去罷。”
於是便將一馬讓王騰乘坐。
王騰面有難色,稟告王扶道:“回叔父,侄兒鄉野之人,叔父為一郡太守,侄兒豈敢跟叔父一起乘馬相行?再說侄兒不曾乘馬,恐不會駕馭。侄兒還是請步行跟隨罷!”
習威笑道:“太守讓你騎馬跟隨,你就不宜推辭。如果街市百姓見王太守讓自己親戚侄兒步行跟隨其後,豈不是讓百姓說王太守沒有親族之義嗎?乘馬並不難也,你一上去自然就會。”
王騰道:“侄兒只曾在鄉中騎過黃牛,驢等,馬甚是唯有騎過,恐有不當,惹人笑話。侄兒倒無妨,只是怕損了叔父之面。”
王扶聞言不禁哈哈大笑道:“我侄果然是憨厚至誠實如此!且不妨,此馬性情都極為馴熟,坐上便可。你既然騎過牛驢等,便能乘馬。”
習威也笑道:“你今日來上黨,王太守便是有心要栽培你成材,日後成為大將軍。豈有將軍不會乘馬之理?且聽你叔父之言,上馬去罷。”
王騰不得已,便只好從之。一躍上馬坐定,手執韁繩,頗有將軍上馬之範,王扶在旁看之,嘆道:“此子天生可為將也。”
卻說王騰初
次乘馬,居然無師自通,雙腿一夾,馬便行走。王騰在馬上執鞭駕馭,那馬也隨之聽從使喚,竟然如同會乘馬一般。
王扶見王騰已經能乘馬,便笑對習威道:“吾所言如何?此會者不難也。”於是與習威作別,揚鞭策馬緩緩前行,王騰騎馬在後緊隨。街市百姓,見太守乘馬而來,紛紛禮讓,又見太守背後跟隨一後生,農家裝束,不知何人,紛紛驚奇。
原來王扶素來親民,出行皆從簡,從不驚擾百姓,僅軍士數人跟隨。也不做車駕乘輿,多以乘馬為主。是故長子城百姓皆習以為常,見太守騎馬來,便主動讓道。
百姓今日見王扶馬後跟隨一鄉野之少年,正在驚怪,王扶隨從軍士便從後趕上,對百姓道:‘休要驚怪,此後生是王太守桑梓親戚子侄。”百姓聞知,便又都稱讚王太守仁慈仁義,如此禮待故鄉親族。
王扶領王騰回到自己府中,王扶夫人子女以及府中僕從丫鬟等雖已經知曉今日將有漁陽遠方親族人到來,但見到王騰衣著裝束都是麻布短衫,不過一鄉野貧寒少年。見太守如此相重,心中都犯嘀咕,大有瞧不起之意。
王扶夫人倒還沒什麼,見其夫領王騰回家,便過來招呼王騰,稱呼其為侄兒,讓其進中堂來。
王扶作為一郡之守,按照漢朝地方官員待遇標準,由官家提供府第。王扶所住府第為一方行大院,分左右正房,偏房,書房,中堂等大小十餘間,中間為一庭院,庭院中有一水池,院中有數木花草籠罩。漢朝官宦人家居所,還是挺寬敞氣派的。
王扶有二子一女,兩子年稍長,一個十歲,一個八九歲,小女只有六歲。兄妹三人倒也是活潑可愛。今見其父領一鄉下後生前來家中,心中不樂。
王扶命兒女三人都過來見過王騰行禮,說:“此是為父故鄉桑梓族人之子,與你等皆為平輩兄弟,你等且稱呼他為兄。”
兒女三人都不樂意,不願前來相見行禮。王騰倒還先過來與王扶三個兒女行禮,並稱呼為弟妹,王扶令三人還禮,其二子勉強還禮。小女才六歲,甚為淘氣,不聽話,不願向王騰行禮。
王扶令其小女道:“且過來向兄長為禮,稱呼哥哥。如不聽,為父將要打你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