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大將軍王騰突然病卒,大漢北疆庭柱折卻,事關國家安危,皇帝聞知,心中深為憂慮。

次日,漢正帝急設早朝,傳旨請丞相潛龍、大司馬陳功、御史大夫劉察、司徒兼司隸校尉文雄等四位重臣入宮議事。

大司馬陳功,字章武,前漢朝青州刺史陳德之子,征戰一生,輔助華武帝重建漢朝,戰功赫赫,與王騰齊名。當世天下有兩名最負盛名頂尖名將,即陳功與王騰二人。

時有南章武,北縱橫之美譽。

縱橫為王騰表字,陳功字章武,年長王騰數歲,現在已經六十餘歲。

二人齊駕並驅、平分秋色。陳功在朝為三公,王騰在外統領重兵,為大漢鎮守北疆。

御史大夫劉察,字淵魚,本為前漢朝膠西國王孫,後天下大亂,膠西國被兼併。劉察南下揚州,出任揚州刺史部要職。後輔助華武帝再建漢朝,重新整頓朝綱,制定漢律。為國家拔亂反正之大材,在朝身居御史大夫三公要職。

司徒文雄,字兼武,本為前漢朝益州刺史部上庸郡太守之子,華武帝被貶西城,得以結交。君臣二人兼還有連襟姻親關係,華武帝引為心腹,深加信任。

丞相潛龍,姓徐名圖,字領英,號潛龍。本為上庸郡漢城縣山民,懷才抱器。華武帝被貶為西城侯時候,聞知其才,便誠心禮聘潛龍出山相助。時人比於劉玄德得諸葛孔明。

潛龍出山之後,盡忠竭力,輔佐華武帝混一東南半壁,代華武帝總統王師,節制諸將,擊敗剿滅漢賊公孫霸,再整漢家山河,立下不賞之功。

華武帝英明神武,深加信賴諸位重臣,君臣無猜,大漢得以復興。華武帝駕崩之時,將國事託付丞相潛龍,又遺囑太子當重用禮待諸位重臣。

漢正帝遵照其父遺囑,即位六年,以諸位元老大臣為倚重,勵精圖治。此時陳功、劉察、文雄、王騰等人,都已經年過花甲,春秋鼎盛。

唯有丞相潛龍正值盛年,時年才46歲。

四位在朝重臣聞知天子有急事相召,便急整車馬,速速進宮。

見天子已經在御座之前默然而坐,龍顏有悲慼憂慮之色。

天子見諸位重臣前來,慌忙站起,拱手行禮,各位大臣正欲要行禮參拜,天子急忙制止,早已經為各位重臣設座相待,請四位重臣們坐下說話。

原來四位大臣都為華武帝時候倚重心腹之人,除開丞相潛龍之外,年歲皆為漢正帝長輩。漢正帝以師長之禮尊之,四大臣可劍履上殿,贊拜不名。

時潛龍已經知道皇帝急召之意,潛龍五日前夜觀北邊將星墜落,猜想必然是驃騎大將軍王騰有不測。

今見皇帝急召在朝四位大臣議事,此例前所未有,便知此事為王騰隕折。

皇帝龍顏不展,對四大臣道:“昨夜朕接得幽州急報,言太師已經在五日前病卒,太師忠勇無雙,一旦棄朕而去,令朕心痛如絞。”言罷,以袖掩面而拭淚。

陳功、劉察、文雄三人聞知大驚,面面相覷,一時竟無語。

潛龍丞相出奏道:“稟陛下,臣五日前見北邊夜空有大星從天而隕落,正在幽州方位。此為將星隕落,主陛下當失一大將,今日果然得聞確切訊息。太師突然病卒,大漢失去北邊庭柱,可謂國家之不幸也。”

君臣聞知,皆各自詫異。天子道:“今歲年初之時,朕曾聞公孫國師天象如何,國師言當有一大將折損,不想今日果真應驗。丞相亦通天象,如何不早稟報朕此情,以早做預備呢?”

潛龍丞相奏道:“稟報陛下,非臣不欲告知。此等天象之事,反覆無常,若提前散佈告知,當會洩露天機,將遭天譴。如不應驗,當對朝野不利,又恐有畫蛇添足之嫌。臣向來務實,不敢以此等虛妄之天象,便驟然下定論。今既然天象應驗,方才可以言之也。”

天子道:“相兄忠心輔佐朕父子,一片赤誠,相兄不早言,必然有所道理。想太師一生征戰縱橫馳騁中原,威名赫赫,北方胡人皆望風畏服,自朕即位以來,得以賴太師鎮守北疆,才保天下安定。朕還未親自置酒為太師祝壽,太師就突然棄朕而去,朕心實在哀痛。”

言罷,潸然淚下。

大司馬陳功對丞相道:“王驃騎雖然年近花甲,然身體尚且康健,今突然一朝隕喪,非同尋常。太師與吾不但為同僚,還有袍澤之情,今日棄吾而去,怎不令故人傷感心痛?”

言罷,也以袖掩面。

文雄道:“此事太過突然。太師鎮守幽州,統十萬雄兵,今突然病卒,恐北胡、東夷等趁此將有不軌之舉動,若果真如此,則大漢北疆將有不安。此為陛下所深為憂慮者。”

劉察也道:“太師威名響震北方,身受朝廷詔命,擔負重任。今一旦突然喪折,事關國家邊疆安危。以老臣之見,還請陛下急遣方面大將,前往幽州駐守,以保社稷安定。”

潛龍丞相聽完三位大臣反應,便啟奏皇帝道:“人之壽命,各自不同。生老病死,在於天也,非人力所能阻止。太師新喪,陛下還請節哀順變,當以國事為重。臣以為劉淵魚之議為妥,還請陛下降詔,選定大將鎮守幽州,以接替太師。”

天子方才收淚,整頓衣冠,問丞相道:“國事皆由丞相主持,便依照丞相之議。丞相以為當遣何人可接替太師鎮守幽州呢?”

丞相尚未回答,文雄出奏道:“臣以為能接替太師者,天下不過有三人適合而已。一為大司馬,二為徐州牧趙山,三為幷州刺史封驛

。”

趙山字雲峰,青州人,本為一布衣出身寒士,通軍謀,年輕時候遭逢亂世,輾轉各州,後為前漢朝兗州刺史周崇所舉薦,用為幕僚從事,幾經輾轉,後歸於西城侯,多出軍謀,有畫策設計之大功。華武帝建國,本當位居三公,趙山為人謙遜,志向高潔,避位讓賢,只領青州刺史,後又接任徐州牧。也是華武帝心腹倚重大臣,當今天子在外鎮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