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為華漢國家北邊廷柱。

靖治六年,王騰已經58歲,雖然年紀已老,鬚髮已百,然當年英風猶在。

王騰威名,響震北方,東胡諸部無不畏服。自王騰出鎮幽州,六七年來,北疆安寧,東胡無一敢有不軌之舉動。

靖治六年春,高句麗國主合兵東胡諸部,欲要建國稱帝,諸胡皆不敢,互相說道:“王騰鎮守幽州,我等安敢如此?恐大漢起兵伐我。”

高句麗國主微微笑道:“諸君不必懼怕,今北胡國已經建立,大單于以兵馬二十萬為我後援。王騰縱然有威名,也不能奈我何?”

扶餘國主說:“自當年渾河一役,王騰殺我扶余勇士萬餘人,我國之人至今仍然畏懼王騰。其雖然年老,然餘威尚在。恐我等公然稱帝建國,其不能坐視之。”

高句麗國主笑道:“狼主多慮了。以吾之見,漢朝不欲用兵,北胡國建立,漢朝亦能容之,我東朝如何就不能建國?且我已知王騰年壽將到,不過歲終,其將死也。又又何懼之有?”

諸胡首領大驚道:“大王何以知曉王騰壽命將到?”

高句麗國主笑道:“我軍中有知曉天地陰陽之異士,其人善於望氣,去歲過幽州薊城,見王騰,觀其氣色,已經知其天命將盡。”

便回顧左右道:“國師安在?”

背後一人應身而出,對眾首領行禮說道:“在下賤名修魚隱,人稱修魚子。遼東玄菟郡人士,頗通漢典,年輕時候遊學隴西,曾師從陰陽家車離子、與前大燕丞相歸海子,學習得占卜預測之術,略能知曉天機。在下去歲見王騰,觀其顏色面相,見王騰山根壽數當不過六十,今歲又見天象有變,北方將星將墜,其必然應在王騰身上。在下聞知王騰今年已經58歲,見天象如此,足可斷言,王騰陽壽將在今年。”

眾首領聽見公孫子此番言語,都各自詫異。然修魚子預測占卜之術,十有八九都會應驗。雖然感到詫異,卻都深信不疑。

車離子為隴西術士,其師為隴西陰陽大家公羊子。公羊子早已經去世多年。公羊子有二位高徒,得以揚名海內,即車離子與公孫範,公孫範是車離子師兄,年長車離子二十餘歲,現已經八十餘歲,在終南山修道。華武帝賜號其為終南真人,亦為漢朝國師。

歸海衛者,也是陰陽家出身,兼具軍謀文治才能,曾協助偽帝公孫霸侵佔中原,建立偽朝,並官至偽朝丞相。後偽朝為華漢所滅,歸海衛在東部都尉率殘軍降漢。漢朝寬赦其降,赦免其罪。歸海衛便在益州峨眉山隱居,不再問世事。

公孫範、車離子、歸海衛等皆已經年老,退隱山中,並不關心天下事。但其門徒中有追逐富貴者,不甘寂寞,於是下山遊走

四方,不專以術士遊說四夷君主輔佐而見用。修魚子便是其中一人。

漢朝已經天下,各州州牧刺史並不接見術士說客,所以公孫子等在中原不能見用,轉而遊說蠻夷。

扶餘國主哈哈大笑道:“如何?諸位如不從吾之言,必將有滅國失地之禍也。”

眾首領畏懼高句麗兵強,見其如此,於是便從其命。擁戴高句麗國主為大東王朝皇帝,諸胡首領自稱為王。

王騰雖然得知東夷諸胡合兵建國,但一有朝廷戒令,二來東胡諸夷素來自治,漢朝並不干涉,只要其不犯漢地,漢朝也與其兩不相安。今東夷雖然稱帝,但並未有侵犯漢地之事實,出師無名。

於是王騰坐鎮幽州薊城,傳令按兵不動,觀其形勢再做決定。

年初,華漢正帝派人於終南山問候國師公孫範,並詢問天道變化。公孫範觀天象,已經大略預知天下之事。對來使說道:“今歲北方將星將墜,主國家亡一大將。”

漢正帝得報,心下懷疑,便聞丞相潛龍道:“國師言今歲北方將星將墜,主國家當亡一大將,相兄以為如何?”

潛龍亦知曉陰陽,精通奇門之法,見北方將星將墜,心中已經知曉必定是幽州刺史王騰天命將終,然事關國體安危。便勸慰漢正帝說:“天象之事,反覆無常。陛下不必憂慮。若果有此事,到時再做應對不遲。”

漢正帝聽丞相勸慰,心中才放心。

漢正帝為華武帝嫡子,潛龍丞相為華武帝託國重臣,曾領漢正帝以潛龍為師,潛龍年長漢正帝七八歲,所以漢正帝以相兄稱呼。

其歲中秋,王騰在幽州薊城設宴大會群僚,席間談笑甚歡,王騰飲酒沉醉,不覺伏在席上,眾人都以為王騰年高不勝酒力。忽然王騰驚愕而起,有驚恐之狀,眾座皆驚。王騰便解釋說:“方才有一夢,甚為驚恐,以致於此。”

席散後,王騰退而與其夫人道:“吾前夜來夢有神人喚我,言我將昇天,今日席間沉醉恍惚之際,又見此神人,所以驚訝失態。恐有不詳。”

王騰夫人趙如霜,也生於將門之家,少年時代身遭變故,後得以存活,長成後武藝高強,遊俠行走幽燕,遇王騰,深愛慕其人,便以身相許。趙如霜亦為朝廷一品誥命夫人,安夷將軍,受爵位右北平郡主。

趙如霜心中驚訝,便勸慰王騰道:“夫君雖然年高,但身體康健,夢寐之事,何必在意?”王騰便不再言語。

冬十二月下旬,歲末年關將近,州事完畢。王騰與麾下群僚宴會,酒後回至刺史府中,夜中又夢見神人前來,對其道:“你功德已滿,不可再留人間。且隨吾來,上天為神。”

王騰醒後便忽然染病不起,醫者前來診治,皆不知原因。

數日後,病勢轉重。夫人趙如霜與麾下官員皆心急如麻。王騰忽然醒轉,迴光返照,坐起對眾人笑道:“吾已經知天命將終。吾一生征戰,當死在軍中。”於是傳令,將其移到薊城軍營大帳之中。

然後令人拿來筆墨紙硯,親自寫下一道表章,上奏朝廷並丞相潛龍書信。又口述遺囑,令人記錄之。並召來心腹護衛將軍令狐申,對其道:“我命在今日,你可攜帶吾表章,速往長安奏聞陛下。”吩咐完畢,又昏睡過去。

令狐申不敢怠慢,連夜上馬,冒著嚴寒攜帶表章,從薊城向長安疾馳而來。

是夜,王騰果然卒於幽州薊城軍中。時年58歲,靖治六年冬臘月下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