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315章 行伍陣前會二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領英以姬超為使至燕軍大營傳諭歸降令,歸海衛欲要同漢軍講和,所以曲意相待,請姬超入帳相商。
姬超道:“吾不過一介之使,奉漢朝潛龍丞相之命前來傳達招降號令,足下欲要相商條款,可同潛龍相言之,吾可代為傳達此意。”
歸海衛又道:“老將軍曾為燕將,在我軍中頗有威望,今潛龍既然派遣老將軍前來,必是授予老將軍便宜之權也。且此時尚不便與潛龍相商,先與老將軍先行商議,再傳達潛龍定奪,如何?”
姬超見此,便應允,下馬隨歸海衛進燕軍大營,公孫英、蓋班、張霸等怒目而視,姬超神態不變,全然不顧,進入燕軍中軍大帳坐定,歸海衛對姬超道:“多時不曾與老將軍共飲,今幸得此會,且先置酒一飲。”忙命軍中置酒設宴相待,姬超擺手制止,對歸海衛道:“今日之事,乃國家之事,吾雖與足下曾同朝為官,交挈匪淺,然不敢以私廢公。足下可言歸降之事,勿要摻雜私情也。”
原來姬超在燕朝為將,資歷甚老,廣有人緣,與皇甫照、歸海衛、聞人亮等人皆有交情,歸海衛今欲要與姬超相敘舊情,以便同漢軍講和。姬超已經知其意,便先加以回絕。
歸海衛見此,只好作罷,於是請姬超上座,恭敬對其道:“尊使奉潛龍之命前來傳諭勸降我軍,敢問其詳細?”
姬超隨即出領英書信,交付歸海衛,道:“足下可閱之。”
歸海衛拆領英丞相令閱之,其略曰:
大漢丞相漢城侯徐圖傳諭偽燕丞相歸海衛所率軍馬:公孫敗亡,偽燕覆滅,爾等餘黨,率軍東奔。王師奮威,兵馬雲集。爾等陷入大漢王師四面重圍之中,插翅難飛。大漢念及華夏同族,彼此皆昔日漢朝之民,特赦免歸海衛等人相助叛逆之罪,諭令其四萬軍馬可棄械投降,率眾歸誠,一併赦免前罪,委以任用。
內中還附有領英一書信,歸海衛再拆開閱之,其略曰:
益州漢中郡西城月溪村山野之民徐圖,致書問候于歸海丞相:漢定九州,天道興盛。偽燕將滅,賢愚共睹。足下知天道,識民意,海內有名。今兵陷絕地,再戰徒增流血,無益於天下。燕朝覆滅,足下今日被困,非足下智謀不及也,乃天道所致也。圖為晚輩,久慕足下之名,今意欲全之,望足下三思之。
歸海衛先看領英傳諭號令,並不言語,再看領英私人書信,看畢,嘆道:“潛龍知吾心也。”便對姬超道:“吾本欲同尊使商議合約條款,然見潛龍丞相書信,足見其誠。願與潛龍陣前一會,親談此事,還請尊使代為轉告。”
姬超道道:“大漢丞相有言:燕軍只要束甲投降,便可兵不血刃,三軍保全,足下以及三軍將士,並皆赦
罪,賜於漢朝官職。吾今日既然傳諭帶到,使命已達。即可告辭,足下之意,吾當回命丞相。”於是便出軍中,歸海衛親自送出。
姬超為使來到燕軍大營傳諭燕軍歸降,燕軍三軍士卒見之,皆為震動,儘管公孫英、蓋班、張霸等人甚怒,但燕軍三軍見姬超如此威望甚隆之將降漢,並得漢朝重用,皆相信漢朝優待降軍。本來軍心稍可,姬超一來傳諭,其軍心便瓦解,多欲要歸降。
歸海衛送別姬超,諸將齊來商議,歸海衛道:“漢朝以姬超為使,意在使吾軍畏服其武德也。吾已知潛龍之意,今番可前往一會之,與其定立盟約,可保全吾軍。”
公孫英道:“吾為大燕宗族,勢必與大燕共存亡。潛龍既然有與我講和之意,吾今有一約,可將樂浪、帶方二郡相讓與我,與漢朝各守疆界,彼此不相侵犯。如此,吾便可歸降。今雖然危急,然漢軍若以軍威威逼,吾寧死不辱!”
蓋班、張霸亦道:“吾等雖然陷入絕境,然報死戰之心。潛龍既然不欲廝殺,與我軍有講和之意,還請讓我等入樂浪郡。彼此相安,各守疆界可也。如此,吾等便從之。”
史燎道:“蓋將軍與張將軍此言謬矣,今潛龍使人前來勸降,待吾軍歸降之後,再做其他商議。豈能放我過東都都尉乎?”
公孫英、蓋班、張霸三人齊聲道:“既然講和,豈能訂立城下之盟!劉建夏虛偽,潛龍狡詐,我等如歸降,必不能相容。吾等豈能中其計策?今不能從吾等之意,唯有一死相戰耳!雖死亦當為鬼雄。勝過投降之後,為其案上魚肉也。”
歸海衛聞言默然,見黃梟不曾發言,於是便問黃梟道:“黃將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