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79章 潛龍率師徵遼東(第2/2頁)
章節報錯
縱橫接領英軍令,便傳令右北平前線六萬人馬,欲做進軍準備。縱橫遣六員大將領軍駐守右北平,六員大將為習甲、麻準、張牧、管奉、陳業、黃章,其中管奉為幷州老將管旅之次子,因其父兄皆戰死,縱橫遂提其為將軍,黃章為冀州降將,為章武所降服,今隨陳業率兵駐守幽州,因將軍賀臣戰死,遂替補賀臣職位。縱橫與趙如霜、親兵統領令狐申等率二萬軍駐守冀州,其州中從事唐款、姬統等治理民政。縱橫令唐款、姬統等負責軍資糧草之事,又寫書信與幷州刺史封傳車,請其借調原來部將北澤前來相助。
北澤已經接替奮威將軍,率部駐守幷州,屬於封傳車所統轄。封傳車接到縱橫書信,遂遣北澤率一萬精兵前往幽州,相助縱橫收取遼東。
領英帶領萬騎,十日之間,便馳至幽州,見縱橫已經準備齊當。遂在薊城設定中軍大帳,以丞相領三軍主帥,諸將皆來參拜,領英道:“今傳諭遼東已經十日,不見遼東歸降之意,可見公孫霸之不臣之心。我大軍已經準備齊當,便可釋出討伐偽燕檄文,進軍征伐遼東。”
於是遂令驍
騎校尉邊班,持討伐偽燕檄文至右北平,前方散發張貼,數偽燕拒命之罪,中原必將征伐,遼東軍民,可見檄文歸順漢朝,如助賊不醒,大軍到時,恐難以相保全。
領英遂下令道:“驃騎大將軍領幽州刺史王騰,驍勇善戰,威震敵酋,令王騰統領幽州所有軍馬,隨吾進軍遼西郡!”縱橫領命。
領英傳令冀州牧劉政、青州刺史趙山等,皆向幽州軍輸送軍資輜重,以供幽州用兵。
三月下旬,領英得知諸葛笑峰海師已經航行至東萊海面,遂薊城出兵,進至右北平。設帥帳於右北平徐無,傳令縱橫進兵,於是縱橫麾下習甲、麻準、率二萬兵兵從右北平中部攻擊遼西郡令支,趙如霜、張牧二將,率一萬五千兵從右北平南部攻擊遼西郡海陽,北澤、管奉二將率一萬五千兵從右北平北面攻擊遼西郡燕軍長城防線。
領英與縱橫率中軍六萬人駐紮徐無,待三路軍攻戰遼西諸地要塞之後,便提軍大進。令陳業、黃章二將所部二萬軍為後軍,負責馳援接應。
公孫霸在遼東,雲出日勝又帶益州萬餘軍歸至,隨船所帶輜重亦厚。公孫霸因為有海師倚仗,便不懼中原,欲要在遼東割據與中原分庭抗禮。三月,探知得中原準備對遼東用兵,又見傳諭檄文。公孫霸遂在遼陽召叢集臣,商議應對之策。
公孫霸道:“劉建夏差王騰駐守幽州屯集重兵,王騰其人,驍勇難制,此人為大燕勁敵。今聞知劉建夏又差賊首潛龍領軍前來,彼軍集合數州之力,欲再吞併遼東。卿等有何良策?可敵賊首潛龍與王騰?”
大將軍公孫武出奏道:“陛下勿要憂慮,臣率遼東精兵十萬,定能抵抗王騰。如賊首潛龍敢來,吾必定讓其有來無回也!”
公孫霸道:“潛龍狡詐奸猾,你非其之敵手。”遂問歸海衛道:“以丞相之見,此番該如何迎敵?”
歸海衛遂出奏道:“劉建夏以潛龍為帥,前來幽州來取我遼東,必然各方籌備齊全,有所依仗也。臣聞知潛龍此人用兵向來謹慎,此番敢用兵遼東,此人必然有所把握也。陛下麾下,尚無人是潛龍敵手,所以不可與其相戰,以避其鋒為宜。”
公孫武聞言遂問歸海衛道:“丞相所言我軍不宜與潛龍交戰,當避之為上,如其軍長驅大進,則遼東如何安守?我遼東軍馬強盛,豈懼一潛龍乎?”
歸海衛道:“潛龍善能用兵,極有謀略。前番挫我水師於武昌,北原敗聞人昭遠,以及出兵奪取中原,新安敗我軍,皆出於潛龍之謀也。由此可見,潛龍用兵,貴在謀略。我遼東兵馬固然強健,然若持血氣之勇,必然難敵其謀略也。”
公孫霸聞言遂問道:“丞相必有相制潛龍之策,朕願聞詳細
。”
歸海衛遂畫策道:“陛下有三有利。今我雖然只有遼東一隅之地,勢難於中原十三州相抗衡。然遼東亦有地利之便,華夏雖廣,然不能集十三州之力來攻取遼東,此一也。潛龍率軍遠來,利在速戰,陛下坐鎮遼東,以逸待勞,利在防守,此二也。遼東之地,為華夏東北邊陲,中原之士,長途跋涉,水土不服,難以相適,而陛下軍馬已經無此弊端,此三也。劉建夏雖強,然而對遼東鞭長莫及也。兵法雲:敵強則守之為上。陛下如深溝高壘,堅壁不戰,潛龍求戰不得,彼軍在遼東日久,必然士氣懈怠。如果不退,恐為我軍所反擊而敗也。陛下如以守致敵,潛龍將無所能為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