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79章 潛龍率師徵遼東(第1/2頁)
章節報錯
昌武二年除夕,華武帝在長安舉辦除夕盛典,命在朝群臣入宮參會,大宴群臣。文臣以丞相徐圖為首,武將以大將軍陳功為首,兩班數百人與會,君臣歡飲,氣氛熱烈。
春節,華武帝率群臣祭祀宗廟社稷,四方各地皆向朝廷進獻珍奇禮物,華武帝見之不悅道:“天下久經戰亂,流民方息。國家新建,百廢待興。朕欲效仿文景之治,節約民力,崇尚簡樸。今地方各部官員,勿得興奢靡之風。”
遂將進獻珍奇之物,皆要原封退回,御史大夫劉察奏道:“四方進獻朝廷之物,陛下不可推卻,此不合禮制。”
華武帝道:“今不退回,朕恐奢靡之風由此而滋生矣。”
劉察道:“可封存府庫,下詔令四方勿得再如此。陛下身為人主,一言一行關乎天下臣民,上仿下效。陛下欲為孝文、孝景之政,以為天下表率,可下詔禁絕四方進獻珍奇,則勤儉之聖王,當歸於陛下也。”
華武帝道:“善。”遂下詔書,四方各地只需貢獻賦稅即可,無需再進獻珍奇。華武帝親自規定宮中膳食用度等,皇后衣服不能拽地,所用金銀首飾等,一律改稱銅質。宮中伺從人等也減半。皇后親自紡織,華武帝后妃數人,也參與勞作,洗滌衣物。皇帝本人一切用度皆從簡,有些器物,甚至與尋常平民之家無異。
朝廷上下見皇帝如此,皆不敢穿華麗鮮豔之服,於是長安城中簡樸節約成風,自天子以至庶民,皆崇尚樸素。
四方官員聞知朝廷崇尚節儉,於是便不敢興奢靡之風,各自用心治理民政。華武帝又差遣巡查官員,前往四方各地巡查,如有鋪張浪費或怠政者,必然罰之。勤政且有政績者,必然升遷。於是華漢初年,官場風氣甚為清明。
二月,太傅胡榮等上表請奏,請設立太學國子監,恢復六經博士。華武帝准奏,遂在長安設立泮宮,立國子監,又徵召中原以及各地經學大儒入朝,授以官職,教授經學,朝廷遂出現一番新氣象。
三月,又接得徵南大將軍諸葛笑峰表奏,言偽燕海師接連夷州,率夷州萬餘軍以及輜重糧秣等北歸遼東,言其海師強盛,漢軍海師尚不能制,奏請朝廷對策。
華武帝遂設朝,對群臣道:“偽燕又連結夷州,往來海上,深為漢朝之患。今已經三月時節,各方準備已經齊當,朕欲此事令發兵征伐偽燕,收復遼東。卿等意下如何?”
大將軍陳功出奏道:“偽燕海師如此猖獗,如其接連海上蠻夷,恐將難制也。大漢既然已經準備齊當,便可依照去歲之議定,發兵征伐遼東!”
御史大夫劉察上奏道:“公孫霸拘留漢使,割據遼東自立,其罪大矣。陛下若不平定,漢室綱維何在?然而依
臣之見,偽燕尚有畏懼中原之心,陛下今番出兵,還需先禮後兵,以示中原華夏之胸襟。”
華武帝聞言遂問道:“卿所言先禮後兵甚善。只是公孫霸與朕為宿敵,其必然不能以禮相使其聽命中原。”
劉察道:“偽燕扣留漢使,此罪便足以征伐。陛下興正義之師,可先數明其罪,傳諭遼東歸服。如到期未有歸服,再舉兵討之。如此,大義在我,罪責在公孫氏也。”
華武帝聞言稱善,便問領英道:“今征伐偽燕,卿等皆以為可,丞相便可主持此事,為大漢收取遼東!”
領英遂領命奏道:“征伐偽燕,收取遼東,遲早之事也,晚定不如早定。陛下既然下詔,臣領命謝恩。”
於是領英奉詔受命,以從事劉巖為軍中主簿,令其起草傳諭遼東檄文與征伐偽燕檄文,抄寫一千份,令飛騎快遞至幽州,將傳諭遼東歸降檄文張貼幽州右北平、遼西等地。以十日為期限,如遼東不歸降,便在釋出征討檄文。又下令驃騎大將軍、幽州刺史王騰欲做進軍遼東準備。
又長安挑選京師精銳騎兵一萬人,聚集人馬,於郊外誓師。華武帝率群臣相送,領英便率左將軍展鴻、後將軍左超、鷹揚將軍盧飛、驍騎校尉邊班等將領,從長安向幽州馳來。
領英對眾將道:“今番收取幽州遼東,吾從長安只率一萬騎,約行軍十日之間便可到達幽州。那時檄文已經傳諭遼東,公孫霸如不奉命,吾便可以進軍。”於是引軍速行。又派出飛騎,傳諭諸葛笑峰,令其領海師從揚州北上,相助平定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