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將軍獨孤虎,驍勇善戰,力敵萬人。慷慨壯烈,忠勇剛正。將軍隨朕三十餘年,披堅執銳,為國出生入死血戰沙場,戰功累累。又常為朕隨身護衛,甚有保駕之功。將軍衝鋒陷陣在前,論功行賞在後,雖古之名將,亦不能相比於將軍!朕登尊位,當顯將軍忠勇於天下。特以後將軍獨孤虎為鎮國大將軍,封原平侯,食邑萬戶。獨孤將軍為國之良將,寧能辜負朕望乎!——獨孤虎領命謝恩。

再詔曰:

軍師趙山,深通軍謀,善識軍機,良士之名,顯於天下。為朕之軍中智囊,輔佐前將軍相敵燕軍,多有智計,以軍謀敗敵,遂能使王師長驅北進,克定天下,軍師功不可沒。特加軍師將軍趙山為撫軍大將軍,領兗州刺史,進封豐侯,食邑萬戶。——趙山遂出班受命謝恩。

又詔曰:

揚州水師都督諸葛笑鋒,允文允武,智勇足備,治軍有方,帶兵有道。訓練水師,無堅不摧,所向無敵。攻克重鎮要津,威鎮江河淮漢。國有精銳水師,皆將軍之力也!將軍率領水師,縱橫東南,催擊強敵,掃清近海。使大漢金甌無缺,海疆寧靖,功莫大焉。特授於揚州水師都督諸葛笑鋒為徵南大將軍,領荊州刺史,統領漢朝天下水師,鎮守武昌。進封歷陵侯,食邑萬戶,惟將軍勉之!——諸葛笑峰便出班領受詔命謝恩。

皇帝已封十人人。御史大夫劉察又出班奏道:“前偽燕大司農司馬磊,有治國安民之才幹,其位宜在丞相之副。臣斗膽請陛下仍用司馬磊為大司農,以治理中原民政。”

皇帝即問群臣:“御史大夫之言,眾卿有無異議?”

領英即出班奏道:“司徒之言甚當!司馬磊乃濟世安民之大才!遂曾效命偽燕,然不能以此為罪也。臣聞知司馬磊治理中原,足食足兵,供應偽燕數十萬大軍不至間斷,司馬磊經濟方略,臣不如也。今司馬磊已經歸順陛下,即可重用之,以展其才幹,效命漢朝也。”

於是皇帝下詔,加偽燕降臣司馬磊為大司農,兼任將作大匠,並領河內郡守。——司馬磊即出班領命謝恩。

皇帝繼續頒佈封賞詔命道:

伏波將軍劉虛,勇武英烈,文兼武備,助驃騎大將軍並取幷州,以戰功進位前將軍,並領兗州刺史,進封舞陰侯,食邑五千戶。

樓船將軍楚月,允文允武,善能統兵,有儒將之風。平定九真,威震南疆,又揮師向北,力敵偽燕,數有戰功。因功進位左將

軍,領襄陽太守,進封關內侯,食邑三千戶,率部駐守荊州。

將軍徐道,勇武而有方略,為鎮守一方之材,隨朕多年,多負辛勞,以戰功領漢中太守,進封關內侯,食邑二千戶。

將軍洪超,追順漢中王多年,數有戰功,因軍功進位為中領軍,領城門校尉,負責京師長安防務。並封關內侯,食邑二千戶。

將軍徐然,果敢剛決,公而忘私,數平寇亂,以功授後將軍銜,加散騎常侍,領右扶風,封關內侯,食邑二千戶。

縱橫之妻趙如霜因軍功進位安夷將軍,並受封一品誥命夫人,以幽州安次縣為其湯沐邑。

將軍展鴻,以軍功進位右將軍,領江夏太守,封關內侯,食邑二千戶。

將軍左超,以軍功進位後將軍,領南郡太守,封關內侯,食邑二千戶。

將軍陳業,以軍功進位鎮軍將軍,封亭侯,食邑千戶。

鷹揚將軍盧飛,以軍功領驍騎校尉,統領羽林軍。封亭侯,食邑千戶。

將軍習甲為城門校尉,將軍北澤為虎翼將軍,執掌天子儀仗旌旗,將軍邊班為驍騎校尉,在長安領御林軍。兵皆封為亭侯。

西域長史班錯相助平定涼州有功,皇帝以班錯為徵西大將軍,西域長史,並封班錯為延壽侯,食邑萬戶,仍率部鎮守西域,其麾下諸將,皆一一升賞。

建夏以蜀郡太守向宗為益州刺史,相治益州。仍以趙安國為交州刺史,車安為揚州刺史不變,加趙安國為徵南將軍,車安為大司馬。車靖平定江南建安,兵屢敗燕軍,劉察、領英皆保奏其出任豫州牧,皇帝於是令車靖領豫州牧。

伍玄部下雲迎助戰有功,便以雲迎為鎮東將軍,領東海郡郡守。為收聚徐州人心,遂以前徐州牧伍文忠長孫伍玄,仍領徐州牧。

前偽燕涼州金城太守顏芝歸順,建夏因其在涼州名望,遂用顏芝為涼州刺史,相治理揚州民政。命獨孤虎率軍前往涼州鎮守,以輔佐顏芝治理涼州。

餘下燕軍降將並皆漢軍各部將領,各州縣官員,皆一一安撫,根據軍功進行封賞擢升。

立世子劉政為東宮太子,劉政時年二十九,身高八尺,人物英偉。博學多才,善詩書,性仁慈,親賢良,人多讚賞。時尚有冀州牧空缺,領英便奏道:“太子懷才抱器,有治理民政之幹略。請陛下歷練太子,使其治理冀州。”於是建夏命劉政代理冀州牧。太子領命謝恩。

建夏即皇帝位,便冊立夫人華玉凰為皇后。建夏在漢中時候,群下勸諫,遂納二妃,至長安,遂封二妃為貴人,二妃為建夏所生兩子一女,方年幼,建夏便不封。

建夏以翁主劉香荷為公主,以西城為香荷湯沐邑,香荷因為嫁與領英,又是丞相夫人,名位十

分尊貴,在朝中女眷中地位僅次於其母華玉凰。

又徵召天下賢達名流,山谷遺賢。以當世大儒孔恭為太傅,孟敬為國子監博士,著名學者荀莊為太中大夫,皆請至長安京師,以為帝師,授以尊貴之禮。

建夏欲要授公孫範官職,公孫範推辭道:“貧道雲遊之人,不堪為官。如陛下見愛,請賜號貧道終南真人。”建夏遂賜公孫範為終南真人並國師之號。

封賞之典禮畢。丞相率群臣舞蹈下拜,山呼萬歲,舞樂齊奏,香菸繚繞,紫雲盤旋,聲聞於天。忽然有黃龍從東方雲中來,翻飛騰那,許久方飛於天際雲中。漢朝君臣正驚疑之間,又有鳳凰自南方鳴飛而來,起舞臺上,鳴叫十餘聲然後向西飛去。大漢君臣見上天垂象,於是皆仰望下拜,以奉天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