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英與公孫霸在槐裡陣前相見答話,公孫霸欲要領英退兵,各守疆界。領英以天下大義責公孫霸,數落其為禍亂天下之魁首。公孫霸大怒,對領英道:“朕為天下計,以好言相撫慰,赦免你等漢中偽王,今你等敬酒不吃,反倒吃罰酒耶?豎子前番在荊州偷襲水淹朕大軍,今日正好報此仇也!”

領英呵呵大笑道:“吾今提兵前來,是為恢復漢朝,剪除叛逆。國賊如不束手就擒,吾即用王師平定也。”言罷遂在馬上宣讀漢中王討伐偽燕檄文。

領英讀完檄文,遂傳命回陣。公孫霸見之大怒,也回陣,傳令三軍,無赦漢中王以及群下文武,潛龍務必要擒殺。取得漢中王首級者,封一等公爵,食邑十萬戶,擒殺潛龍者,封五萬戶侯,授三公之職,其他封賞各有差。

公孫霸傳令畢,在車中對眾將道:“誰敢出陣,戰敗賊軍,為朕擒下賊首潛龍?”

其麾下虎賁中郎將宣奇應命道:“容末將為陛下擒此反賊!”遂提宣花斧縱馬出陣,在陣前馳騁數番,將四十斤重宣花斧使得呼呼風響,大叫道:“誰敢前來,敢吃吾一斧!”

公孫霸麾下數萬御林軍,皆北方雄壯威武之士,其中領軍將佐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公孫霸此番馳援長安,便領二萬御林軍隨行,虎賁中郎將宣奇者,幽州人,年方三十歲,善用大斧,力大威猛,武藝高強,不亞於房圍、池柳等人。

漢軍陣中偏將軍盧飛欲要提槍而出戰,領英急忙止住。對眾將道:“今與公孫逆賊交手,初陣不可輸,以免銼動吾軍銳氣。吾觀陣前燕將,勇武非常,非武藝絕倫之將,不可敵也。”

獨孤虎會意,遂提槍縱馬而出,宣奇見之,在馬上喝道:“來將何人?且報軍職,且看你之首級,可值多少封賞?”

獨孤虎大怒道:“豎子安得狂妄!你可知你軍中房圍乎?便是你之前轍!”

玄奇聞言甚驚,得知來將是擊敗輔國大將軍房圍,然見獨孤虎年紀甚大,又自持自身勇武,並不畏懼,遂道:“吾奉大燕皇帝之命,今特取你首級建功!”催動戰馬,輪手中大斧,只取獨孤虎。

獨孤虎揮槍接戰,兩人在陣前大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

兩將交手二十回合之後,宣奇不禁暗自吃驚,不想此人武藝果真非同尋常。遂使出渾身解數,大斧輪動如劈山砍海,又惡戰獨孤虎十餘合,仍然不能取勝。

獨孤虎與宣奇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心中亦驚奇道:“此人不下房圍。”於是小心相戰,見宣奇大發神威,獨孤虎便沉著應戰,只守不攻,雖然落於下風,卻仍然未有敗陣。

宣奇猛攻十餘合之後,見仍然不能勝獨孤虎,氣力消耗甚大,心中已知不能取勝,又

見獨孤虎氣力未衰,恐為其所敗。於是準備藉機使個破綻退出。

獨孤虎見宣奇氣力不濟,便藉機揮槍猛攻,宣奇只有招架之份,毫無還手之力,一時不能逃脫。獨孤虎手中槍急如雨點,數合之間,宣奇已經難以招架,急忙拔馬而逃,獨孤虎手中槍快如閃電,見宣奇欲要逃走時,便順手一槍刺去,刺中宣奇後背,人借馬力,貫穿前胸,孤獨虎收槍,挑落宣奇於馬下。

燕軍陣中左積射將軍寧成見宣奇被追襲時,便不等公孫霸命令,拍馬舞刀而出,來救宣奇。寧成亦燕軍中驍將,武力超群,與宣奇皆在伯仲之間,此人還善使用流星錘暗器。然而方未救應及時,宣奇已經為獨孤虎斬殺。寧成勃然大怒,揮刀只取獨孤虎。

獨孤虎見來勢甚猛,遂側身躲過,揮槍迎戰。寧成武藝不俗,且持久力強,兩人佔有十餘合,不分勝負。

寧成見十餘合不能取勝,遂拔馬而走,獨孤虎揮槍趕來,寧成眼見追近,便在馬上從腰間掏出流星錘向獨孤虎打來,獨孤虎耳邊聽得風響,急忙側身躲過,鐵錘從耳邊擦過,獨孤虎驚訝,正欲拔馬退回,寧成又一錘飛來,獨孤虎急忙以槍格擋,錘鏈將槍桿纏繞。寧成借力一拉,獨孤虎為不讓手中槍被寧成鐵鏈拉去,只好從馬上躍下,借力再反手一拉,寧成手中流星錘便脫手。

寧圍見獨孤虎落馬,遂棄流星錘,縱馬舞刀來殺獨孤虎,獨孤虎徒步接戰,仍然可以敵寧成,然因為寧成騎馬優勢,獨孤虎險象環生。

領英見獨孤虎危急,恐其有閃失,便命盧飛可上前救援獨孤虎。盧飛領命,提槍縱馬而出,寧成見之,便棄了獨孤虎,揮刀來戰盧飛。燕陣中又有牽興提槍馳馬而出,獨孤虎已經又躍上馬,接住牽興繼續交戰。盧飛抖數精神,酣戰寧成三十回合,寧成刀法漸亂,遂不能相敵,敗陣而去。

這邊獨孤虎與牽興戰二十合,已經殺敗牽興。燕軍見宣奇被斬,寧成、牽興皆戰敗,心下慄然,遂不敢再出迎戰。

公孫霸見宣奇被獨孤虎陣戰,燕軍皆畏懼,不禁勃然大怒,遂從車上站起,拔劍號令三軍道:“全軍出擊!剿滅漢中偽王賊軍!”

於是五萬燕軍列陣齊出,以盾牌兵在前,弓弩手在中,長槍兵在後,以騎兵為兩翼互應,只向漢軍陣中衝擊而來。公孫霸尚有數萬預備部隊,待緊要時刻再行投入戰鬥。

領英見燕軍來勢甚急,遂傳令用戰車列成隊形,以阻擊燕軍軍陣,漢軍將數十輛武侯戰車列成一道堅固防線,且每輛戰車之上,又部署數張前在陳倉城中繳獲武侯連弩,戰車之後,以弓弩手為陣,向燕軍放箭,左右兩翼亦各有五千騎兵。

萬餘燕軍在弓箭掩護下,衝至

漢軍戰車壁壘之前,兩相交戰,甚為慘烈,燕軍為連弩箭陣所創,死傷甚眾,漢軍亦損折十餘輛戰車,防線被燕軍突破,弓箭手又被燕軍衝及,亦有不少傷亡。

領英見之,遂命邊班與盧飛二人,各引騎兵衝擊燕軍,擋住燕軍攻勢,公孫霸又投入萬餘騎兵衝陣,領英又命洪超率軍出,兩相大戰,天昏地暗。

偏將軍盧飛,年方二十,頗有氣力,使用丈二點鋼槍,在馬上運轉如飛,帶數百騎馳騁戰陣之中,所遇皆披靡。盧飛奮武揚威,殺得燕軍心中慄然,寧成見之,勃然大怒,遂提刀向盧飛殺來,一面馳來,一面手中流星錘丟擲。

盧飛已經所有準備,見寧成丟擲流星錘,遂在馬背上伏下身躲過,隨即怕馬向前,就在兩馬相交之際,盧飛大喝一聲,手中點鋼槍只取寧成咽喉,寧成大驚,方才收回流星錘,已經躲閃不及,遂被盧飛一槍刺落馬下。

燕軍見之皆大驚,遂紛紛退避。漢軍奮勇拼殺,燕軍將敗,歸海衛急忙對公孫霸奏道:“今我軍戰況不利,請陛下下令撤軍。”

公孫霸見燕軍漸不能支援,恐繼續交戰,將致大敗,遂令軍中鳴金撤退。漢軍趁勢再擊之,燕軍大敗而退回槐裡,此番交戰,燕軍又折損萬餘兵馬,損失勇將宣奇、寧成二員。

領英亦收兵,交戰半日,漢軍損失十餘輛武侯戰車,也折損人馬四五千人,獨孤虎斬殺燕將宣奇,盧飛斬殺寧成,漢軍之勇,威震偽燕三軍。

公孫霸收兵槐裡城,召歸海衛、聞人策等諸將商議禦敵之策,公孫霸欲再調三輔兵來,要將領英所領漢軍擊敗。歸海衛認為漢軍氣盛,燕軍氣衰,當以守為上。公孫霸遂問聞人策是何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