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80章 運籌謀劃再用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文雄陳說驅除燕軍之策道:“今燕軍有兵力七萬人,拒守定軍山險要,我軍近十萬人,軍力優於燕軍,前至定軍山決戰,吾軍勝算頗大。然燕軍若從涼州、司隸調來援兵,則將勢均力敵,難以勝之。此番之戰,不可力攻,宜智取為上。”
遂命封傳車道:“可領中軍五萬,徐然、洪超二將輔助,前往定軍山紮營,以牽制方龍軍主力。”
又命徐道:“率軍一萬五千,前往武都郡境上險要處紮營,以阻止涼州軍馬來援。”
本來涼州武都、隴西等四郡,為建夏所攻取,後來公孫霸取得漢中,涼州四郡又為燕軍所奪取。今文雄為防止涼州軍援助,命徐道前去阻截,徐道前番以陣法勝涼州軍,涼州四郡皆畏服徐道威名。
又命蔣道、冉輝,各領軍一萬,進駐漢水,防止燕軍突襲漢水,可見機相助封傳車軍。
然後令獨孤虎,道:“涼州之兵可以阻截,然司隸之兵不能阻截,吾欲用計策掣肘之。獨孤將軍英勇無雙,為漢中王麾下不敗之將,今可再敢領萬人騎兵,前去奪雞頭關否?”
孤獨虎聽見文雄問其敢不敢領兵再奪雞頭關,遂奮然而出道:“末將自隨漢中王以來,臨陣未嘗曾有退縮。軍師何言敢不敢乎?縱使刀山火海,末將亦不拒命!”
文雄嘉賞道:“獨孤將軍忠勇,堪比季漢順平侯趙子龍也。只是雞頭關現在為燕軍後方,將軍此去,險阻甚多。吾令將軍率萬騎奪關駐守,以扼司隸敵軍從斜谷出,此任甚重,將軍能以萬人守雞頭關否?”
獨孤虎道:“昔者趙子龍,單人於長坂坡七進七出。吾領萬軍,何嘗不敢守乎?”
文雄道:“吾擔憂燕軍貪圖將軍為漢中王麾下大將之名,欲借將軍威名為進身價之姿,見將軍深入後方,恐其重軍圍困將軍,吾一時不能救。特為此擔憂也。”
獨孤虎奮然道:“為將者當披堅執銳,身先士卒,何懼生死?軍師且放心,如燕將欲取吾之首級晉升身價,吾又何為吝嗇區區首級乎?且看燕將何人能取!”
建夏聞言,對文雄虎道:“獨孤將軍自跟隨孤以來,已經三十年。孤不願獨孤將軍孤軍犯險,軍師可否不用此策。”
文雄笑道:“殿下安心,吾自有計,必然不使獨孤將軍陷於危境也。”
遂對獨孤虎道:“方才是吾以言激將將軍,足見將軍膽氣忠勇。將軍且先領軍奪取雞頭關,防止敵軍援兵從斜谷入漢中。如燕軍前來圍困將軍,吾必然隨之遣兵救援。方龍所部人馬,皆為我軍牽制,其必然不能得逞。將軍只需守住雞頭關,勿放敵軍從此而入,便安如泰山也。”
獨孤虎即欣然領諾,領萬人騎兵,欲做準備,待命出發。
文雄又吩咐
將軍李遠道:“你熟悉漢中山川地理,今秦統被困於定軍山中,你可領善於行走山嶺之軍五百人,前去接應秦統回漢中。”
李遠道:“末將前番擅自分兵,致有損兵折將,不勝惶恐。定軍山吾甚熟悉,燕軍雖然封住大小路口,然末將亦有他法救得秦將軍回來。無需五百軍,一百即夠,軍多反而不好,恐被燕軍發現。”
文雄大喜道:“你若能救得秦統回來,便可以贖前番過失,還可以記功。”
李遠本是漢中郡人,自小生長漢中,為漢中太守李昂族侄,見李遠有膽略,少狀有勇,便推薦其為百夫長,後又升至校尉,建夏入南鄭,用李遠為偏將軍。李昂之女,為建夏世子劉政之妻,李遠與建夏,又有姻親轉折之親。李遠雖然不如獨孤虎、封傳車等勇武非凡,然忠心勤勉,深得建夏信賴。
李遠遂在軍中挑選了一百漢中本地軍士,皆善於山地奔走,帶了斧鑿繩索等物,以及七天干糧,便趁夜色掩護,悄悄潛入定軍山中。
秦統所部千人,被圍困在定軍山中,已經五六日,隨身所帶軍糧將盡。白天皆潛藏山林之中,夜晚稍稍出來,捉得些許狐兔之類,以充軍糧。然亦不夠全軍用度。秦統擔心軍糧將盡,士卒皆無力出戰,於是率眾望北而走,欲繞道涼州返回。
李遠知道定軍山中有一條險道,可以通達涼州,見燕軍在山南面圍困甚嚴,不能得出,於是料定秦統必然從此險道而撤,便帶百人星夜潛入此險道,燕軍未有發覺。李遠到達險道處,果然發現漢軍蹤跡,於是順路跟來,秦統驚覺,遂設伏而待之,等其入圍,見是漢軍,於是出而與李遠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