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79章 奪關驅敵復南鄭(第2/2頁)
章節報錯
拔營途中,建夏接得軍報,李超戰死,所部折損四千餘人。建夏聞知甚為傷感,流涕道:“惜哉李超,吾悍勇之將,未曾見到南鄭光復,即沙場殞身也。”問李超為何兵敗。
軍士報告說李超欲要建功,分李遠之軍
,前來襲擊方龍,中燕軍埋伏,所以軍敗。
文雄驚道:“燕軍必然有智謀之士,設以伏兵,才可以敗李超。此吾之未能防範周全也。”
即勸慰建夏道:“李超持勇貪功,違反排程,致兵敗身死,李遠亦擅自分兵有罪。此二人者,吾未能善用之,還請殿下至南鄭之後,追究問責,愚弟亦不能越過軍法。”
建夏道:“雖然折損軍士,挫孤軍威,然李超已經戰死,為孤大事而殉身,豈能追責?李遠雖然擅自分兵有罪,且看其忠勇勤勉,一時之失,今且赦免罷。軍師乃孤之倚靠,豈能輕易治罪?現在大戰用人之際,只可激勵,不可追責。以免軍心有失。”
文雄聞言才罷,便號令三軍,勿得擅自行事,然後一起到南鄭而來。
卻說秦統率二千精卒,已經繞道米倉山,星夜在山間馳走,從間道而入定軍山,秦統分兵為二,一路去襲擊雞頭關,一路襲擊定軍山、陳倉道口險要,秦統領千人翻越定軍山,進陳倉道隘口,然其隘口有千餘軍把守,不能襲取。秦統道:“今敵軍有防備,不能得手,可從間道而退也。”於是領千餘精卒又翻山越嶺,準備繞過燕軍佈防,退至漢水。
前去突襲雞頭關千人精卒,至雞頭關,亦發現關上有兩千人佈防,遂撤走,不想為關上守軍發覺,便一齊來圍剿,千人精卒且佔且退,折損數百,得以擺脫追兵,向漢水而進。
方龍聞知雞頭關有漢軍偷襲,對杜融道:“軍師果然明見,如前番不留軍駐守,恐雞頭關又被賊軍奪去。”
杜融道:“在下料知,其偷襲之軍,不止一處。吾軍已經事先設防,其不能得手,必然潛逃。將軍可命哨騎偵查,如見賊軍蹤跡,便可發兵前往剿滅。”
方龍令哨騎偵查,果然發現秦統所部蹤跡,偷襲陳倉道隘口不成,即潛逃而去,此時方未出定軍山。方龍隨即令軍堵住定軍山一切所有大小路口。又遣偏將軍柴引,領三千軍截擊偷襲雞頭關之漢卒。
秦統所部千人,潛藏在定軍山中,見各處出口皆被封住,不能得出,遂被困於定軍山,只好在山中躲避燕軍,伺機等漢軍前來接應。
柴引領三千軍,分頭阻截,將數百偷襲雞頭關漢卒包圍,逼至漢水,攻擊之。八百漢卒竭力奮戰,寡不敵眾,戰死數百,血染漢江,餘者皆力竭被俘。
建夏又接得軍報,秦統所部二千人,其中一千人已經沒於燕軍,文雄大驚道:“此吾之失計也,明知燕軍中有杜融出謀劃策,其必會料到此般,早有準備,吾今還遣人前往偷襲,定然不能得逞。今秦統定然被困於定軍山,難以持久,吾不可不設計救之。”於是請建夏速至南鄭,安定軍馬,商議進軍大事。
建夏與文雄從劍閣還南鄭,獨孤虎率軍迎入。南鄭漢中王府,並未毀壞,城中居民,早先多半逃走山中,聞知建夏光復南鄭,遂又從山中回至南鄭城中。公孫霸前番進駐南鄭之時,將城中居民財物等洗劫一空,以充軍資,又強徵南鄭人民,運送輜重。建夏回南鄭,父老人民皆如影隨形,老者痛哭流涕,少者踴躍歡呼,建夏一一撫慰,建夏見南鄭人民受此兵災,皆一貧如洗,食不果腹,便下令將軍中府庫中錢糧分發百姓,以為賑濟。
建夏光復南鄭,與麾下商議,建夏道:“孤雖然得以重返漢中,然燕軍尚據住定軍山不退,虎視眈眈於孤之臥榻之側,其勢必然將再奪漢中。卿等需得為孤驅逐敵軍,方保漢中無憂也。”
文雄即道:“燕軍據住定軍山不退,意在與我軍決戰,重新奪回漢中。今番燕軍並未折損,方龍尚有七萬餘眾,不可輕敵,需得用計勝之。”
建夏對眾將道:“驅逐燕軍,軍師必有計策。孤將漢中軍務大權皆假于軍師,所有人馬,皆由軍師呼叫,軍師之令,即孤之令也。”
眾將皆齊聲遵令,聽文雄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