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64章 潛龍揮師向洛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順安29年春四月,偽燕皇帝公孫霸親征漢中。
五月,燕軍入寇漢中,與漢中王大軍戰於定軍山。
六月,漢中軍棄守南鄭,西走陽平關,隨即又敗撤劍閣。
彼時,漢中王麾下潛龍軍師,坐鎮荊襄,節制荊揚,聞知公孫霸大軍開至漢中,即在荊州調集軍馬,準備攻取南陽。
五月,漢中戰事正酣。領英遂下令,命前將軍陳功統領荊州襄樊六萬人馬,北上並取南陽,又遣右將軍武兼文,率二萬步騎相助章武。交州刺史趙安國令部將劉虛、楚月統二萬步騎前來助戰,領英便率領二將,以為後援。
章武在襄陽誓師,領三員副將,提兵六萬,向南陽進軍。以軍師將軍趙山為智囊,令其子陳業為先鋒,領前部二萬人進軍。以將軍展鴻率萬人為左翼,將軍左超率萬人為右翼。
陳業者,字子立,章武之子也,年二十八歲,英勇過人,善使長槍,有乃父之風。自章武歸於建夏,建夏讓其子在章武軍中歷練,章武駐兵襄陽,陳業亦在其父軍中為軍校,與荊州左浚之子左超、展寅之子展鴻,皆有英武之名,潛龍軍師甚為喜愛三人,重用三人為將軍在前線帶兵,以輔佐章武。
章武率部進至新野,對趙山道:“宛城有朱玉重兵防守,如強行攻取,此番可謂惡戰。雲峰有何妙計?”
趙山道:“前番將軍圍宛城之時,已知敵軍守備詳細。今朱玉所部雖然有六萬之眾,然中原兵力薄弱。今將軍提六萬之眾,尚有荊州後軍數萬為援。可知勝算甚大。將軍可依法進兵,待潛龍軍師軍令至,再做攻取。”
章武乃駐軍新野,命部將收取南陽諸縣,於是新野之南,各地皆為荊州所有。
偽燕車騎將軍朱玉在宛城屯駐三萬兵力,又令將軍郭奮領一萬軍駐守濮陽,將軍公孫車率萬人駐守宛城之東比陽縣,將軍寇遁率萬人駐紮冠軍縣。冠軍縣位於濮陽之西,寇遁前番違犯軍法,後又立功贖罪,朱玉又令其領兵。朱玉所部六萬人馬,部署宛城周圍,互成掎角之勢,防守甚為嚴密。
領英得報章武軍已經開至新野,先鋒陳業領二萬人,正開至濮陽前線,與朱玉部將郭奮對峙。領英乃發書章武道:“今宛城守軍甚眾,當以智取之。將軍可率主力屯駐新野,詐言攻打宛城。然後暗地遣軍襲擊冠軍、比陽,宛城必然發兵來救。將軍再遣兵相助攻取,以分宛城兵力,待武將軍軍到,即可一戰奪取濮陽。然後吾率交州軍馬趕至,即可趁虛擊之,可敗朱玉所部也。”
章武乃依照領英之計策,揚言率大軍進攻宛城,卻暗令展鴻率萬人攻打冠軍縣寇遁所部,令左超率萬人又攻打比陽公孫車部。
朱玉在宛城,聞得軍報,眾將請
調兵守宛城,朱玉道:“此聲東擊西之計也。宛城重兵防守,彼必然不會輕易攻打。其必攻打我左右兩翼也。”乃傳命公孫車、寇遁二人,敵軍將要進攻,用心防守。
數日之間,武兼文所部已經到達新野。趙山獻策道:“今武將軍至,我大事可成。將軍可令武將軍前往代替陳業,然後將濮陽之兵,移師冠軍、比陽二處,宛城必然將出兵相救也。”
章武隨即令陳業率萬人援助展鴻,又令副將宋問率萬人援助左超。武兼文即提二萬軍,向濮陽進攻。
冠軍縣寇遁、比陽縣公孫車二人,拒守二地,與荊州軍對峙。忽然荊州添兵來攻,二人見勢大,恐將不守,遂都請求朱玉發宛城兵相援。
朱玉道:“若二地不守,恐敵軍將繞道而犯中原,不可不救。”於是向二地各派援軍五千人馳援。聞報郭奮所部正與荊州軍戰於濮陽,朱玉恐郭奮難敵,隨即又遣宛城一萬軍,前至濮陽助戰。
章武見狀,即率二萬軍前至濮陽相助武兼文。
郭奮與武兼文部交戰數日,章武大軍又至,郭奮遂不能敵,退守濮陽城中,章武率軍攻打甚急,郭奮急忙請朱玉援救。
朱玉道:“濮陽若失,宛城將危。吾必親自前往救之。”又恐防守兵力不足,乃傳令宛城周圍,預備兵力迅速馳往宛城駐守。然後率一萬軍,出宛城向濮陽而來。
領英帶領劉虛、楚月二將,已經進至新野。聞知朱玉率兵出宛城,於是令劉虛,打自己旗號,前往宛城助戰。而自與楚月部萬人,徑直從間道只撲宛城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