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63章 軍布八陣戰十營(第2/2頁)
章節報錯
房圍又說,漢中軍以陣法阻敵,在陣之後布軍接應攻擊,一時不能破,甚為棘手。
馬翁隨即出奏道:“漢中軍陣法,臣能破之。”
公孫霸笑道:“國師許久不曾獻策。今何以破之?”
馬翁道:“臣之前法術,皆為敵軍知曉,若再用之,恐有害於軍,故一直未能獻策。今觀漢中軍所佈之陣,乃諸葛亮所創八陣圖也。此陣從太極八卦陣變化而來,暗藏玄妙,雖然只五千人,可勝數萬人也。然以臣觀之,彼軍中擺此陣者,尚未得精髓,不過得其十之二三成。臣雖然不能破八陣圖,然此等之陣,不足為懼耳。”
公孫霸聞言大喜,隨即令次日攻關,讓馬翁先前去破陣。
次日,公孫霸大軍又列陣關前,勒兵挑戰。文雄對諸將道:“我以徐道將軍擺陣於關前,再令各位將軍領兵在後以為接應相助。敵軍縱然有十萬人馬,也未必能過陽平關也。”
於是令徐道佈陣,諸將率兵在後,以備接應。
徐道佈陣完畢,馬翁與房圍遂領軍
向前,馬翁看之良久,對房圍道:“此陣名喚八陣圖,內藏精妙,不可輕易攻之。加之敵軍有兵在後接應,不可輕視。然此陣八門,卻暗留破綻,將軍可遣兩營人馬,分左右兩翼攻擊其陣,左邊為生門,右為景門,從此兩門入,便可不遭困厄,亦能殺出。切記勿要從死門、傷門入。待兩營軍馬入陣後,將軍再遣三營人馬,正面攻擊此陣,彼後方軍必然出而接應。將軍即可率剩下諸營人馬,一齊進攻,則此陣即破,我軍可勝也。”
房圍遂依照馬翁所言,遣公孫秀、池柳二營分別從陣左右生、景門入,徐道即令變換陣形,圍困入陣敵軍。房圍隨即又令司馬訓、丁直二營攻擊。獨孤虎便率領六千人衝出接應。房圍遂令剩下三營人馬,一齊上前。封傳車又令八千人前來抵敵。
公孫秀、池柳二部,在陣中率兵衝殺,徐道指揮陣中軍士圍困,然皆被殺退。圍困數番皆不能成,敵軍卻愈戰愈勇,將從杜、休二門殺出,徐道驚訝道:“若敵軍從此二門殺出,將殃及我接應軍。”遂奮力合圍,仍然不能阻擋,徐道軍陣遂被公孫秀、池柳所破。二將殺出陣中,房圍領五營人馬如同潮水一般湧來,徐道五千軍大敗,遂往後撤。封傳車、獨孤虎兩軍亦潰敗。文雄在關上看見,大驚道:“吾陣法已破,不可再戰。”急令鳴金收兵。封傳車、獨孤虎誓死奮戰,方稍稍殺退追兵。引軍退上關來,此番陣法被破,為敵軍大敗,計點人馬,折損六千餘人。
公孫霸見破了漢中軍陣法,又敗漢中軍。隨即令公孫鴻、袁布一齊進攻陽平關。
文雄見敵軍甚眾,攻打陽平關甚急,陣法又破,恐不能再守。於是命令諸將,將陽平關三萬餘人馬預作準備,準備棄關撤退。
公孫霸又指揮眾軍,用力攻打。文雄見陽平關即將陷落,遂命軍撤退,奔劍閣而去。公孫霸遂一舉奪下陽平關,派遣公孫鴻引二萬騎兵追擊,公孫鴻半路追至,欲要發起攻擊。建夏所派川中將領冉輝領軍趕至,遂接應得文雄軍。獨孤虎率軍斷後,見公孫鴻尾隨不停,大怒,提槍出馬待之,公孫鴻領軍趕至,見獨孤虎據住去路,十分威武,揮槍大叫道:“公孫鴻小兒,敢前來一戰否?”
公孫鴻前番已經與獨孤虎交過手,然此時倚仗兵強,即提刀出陣道:“看吾今番斬你首級,拿去獻功也。”於是奮武揚威,縱馬揮刀來戰獨孤虎。
獨孤虎揮槍迎戰,交手十餘合,不分勝負。獨孤虎大喝一聲,猶如猛虎下山,公孫鴻吃了一驚,手中力怯,獨孤虎以槍來刺,公孫鴻不及迎戰,慌亂中棄了手中刀,怕馬逃去。獨孤虎又提槍趕來,公孫鴻眼疾手快,即在馬上取出弓箭,回頭射向獨孤虎
,獨孤虎急忙以槍挑開,公孫鴻趁機得以逃回陣中。
獨孤虎遂收兵,緩緩而行。公孫鴻雖然率領許多軍馬,但畏懼獨孤虎勇武,又不熟悉漢中道路,恐中敵之計,遂也不敢前來追擊,只遠遠尾隨。
文雄帶領諸將,將陽平關上人馬一併撤至劍閣與建夏合軍。拒守劍閣。諸將請建夏入川,以避公孫霸大軍,建夏道:“孤若入川,則示漢中已失。漢中若失,恐不利於我軍士氣。孤萬不可以避敵之故,入川退守成都也。”
文雄對諸將道:“殿下之言甚當。今我軍雖敗,實力仍在。據此劍閣雄關,尚可以阻敵前進。殿下在此,三軍將士也必將用命。以在下預料,殿下據劍閣以牽制公孫霸,則潛龍在荊州即可趁機攻取中原。諸君莫以漢中失守為懼,殿下不入川,漢中尚在也。”
於是建夏不入川,駐大軍於劍閣,以阻止牽制公孫霸大軍。為防公孫霸從巴中、閬中入川,建夏命蜀郡太守向宗,增調川中軍馬防守二處。
公孫霸奪了陽平關,又收聚人馬,向劍閣而來。公孫霸道:“漢中偽王失卻巢穴,一退再退。朕若率領大軍前至劍閣,漢中偽王可否西遁入川?”
歸海衛道:“以臣之見,漢中偽王雖然接連失敗,然軍力尚在,其必倚仗劍閣險要聚兵自守,以阻我軍。恐其不先入西川也。”
方龍道:“今陛下率軍親至,正當與漢中偽王一決勝負,殲滅其軍。如其不避陛下鋒芒,則將為陛下所敗。如其逃入西川,則陛下佔據漢中,西可攻益州,東可伐荊州。再以中原之眾,助戰荊襄,則漢中偽王大勢已去矣。”
公孫霸聞言甚喜,對二人道:“今敗漢中偽王,皆卿等之力也。”於是傳令三軍,進至劍閣,欲與建夏軍決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