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21章 漢王傳檄東南地
章節報錯
漢中王麾下軍師將軍徐領英,坐鎮成都,一年有餘,督造大小舟船已畢,訓練成三萬水軍,皆已精熟。
順安24年中秋,領英在成都大會蜀中文武,設酒飲宴達旦,蜀中文武,皆傾服於潛龍先生理民才幹。上言欲請潛龍領益州刺史,領英對眾人道:“諸公之美意,圖心領之。然刺史州牧者,乃朝廷欽命封疆大臣,非天子敕命不可。今益州刺史胡公仍虛領益州,吾為漢中王麾下之臣,不可僭越禮制。”仍以軍師將軍位治理蜀中。領英雖掌握川蜀軍政大權,然官銜甚低於胡榮、譙常、張權、李整、向宗等人。領英見蜀中官員,皆依照漢朝制度而行,商議州中政事,乃尊官銜高於己者為上座,迎送皆執禮甚恭。川中要員皆心下不安,所以請領英領益州刺史。領英又尊奉胡榮,所贈予奉養甚為豐厚。胡榮不安,道:“吾居蜀郡,家資甚能夠用。軍師饋贈如此豐厚,恐有耗費蜀中民力也。”蜀中官員皆答道:“今潛龍先生治蜀,人民豐足,又連年豐饒,州中賦稅皆超往年,糧倉陳陳相因。此乃潛龍先生略表主公讓國之心意也,主公勿要疑慮。”胡榮驚訝,遂出府中,四處觀之,果然見川中一片昇平興旺,阡陌連線,稻禾成片。民皆怡然自樂,牛馬悠然於南山,雞鴨嬉戲于田園。胡榮看了一番,不禁感嘆道:“吾父子治理蜀中二十餘年,也不及今日之景象也。”遂收下奉養。居蜀郡,乃潛心研究經學詞賦,後成為漢朝一代經學詞賦名家。
領英治蜀數年,乃深得蜀人之心。領英見舟船已備,水師已成,蜀人歸心。乃上書漢中王道:今益州安定,兩川人心皆歸於漢中王。臣所督造舟船水師今已齊備,蜀中糧草充足,將士皆願用命。中原方兩雄對峙,無暇顧及東南。殿下可趁此時之機會,傳檄荊、揚,令其歸順漢中王麾下,共興大漢之業。如若荊、揚有不從殿下之命者,臣願率益州水師,前往為殿下定之。臣預料,公孫氏欲得荊揚,然苦於北方未定,水師未成。而為殿下佔得先機,此百年一時良機也,望殿下勿錯失之。
漢中王接書,讀之沉吟良久。乃問文雄道:“潛龍先生欲讓孤取荊揚二州,連襟意下以為如何?”
文雄笑道:“殿下欲中興大漢,必然欲有根據。今益州一地,尚不足以進取天下。而進能取者,無非荊揚二州。殿下又何遲疑呢?殿下難道尚信不過潛龍先生嗎?”
建夏道:“非也,孤所憂慮者,在於荊揚人心也。孤若並取荊揚,公孫氏豈能坐視?如若舉傾國之兵與孤爭衡,恐天下又將大亂,億萬生靈又將塗炭。”
文雄笑道:“殿下是擔心公孫氏兵強,而心有顧慮耳。殿下無憂,以愚弟觀之,荊揚二州,皆心向漢朝,荊州高氏雖有自立之心,然楚人不會附從。潛龍先生既然有此準備,必有勝券在握也。公孫氏雖強橫於中原北方,然不能越長江一步,殿下又有何擔心呢?”
建夏聞言,遂道:“連襟之言,正合孤心意。既然如此,蜀中軍務皆交付於潛龍先生,漢中軍務皆交予連襟。儘可按照潛龍先生策畫行之。”
於是令幕府書記王普,撰寫傳檄東南荊揚交三州檄文。
順安24年秋九月,荊州、揚州各地皆接到漢中王劉建夏檄文。檄文略曰:
今漢室傾危,豺狼盤踞廟堂,熊虎覬覦神器。孤不量力,願扶助漢室,拯救天下。乃舉義旗,誅滅大盜。荊、揚、交三州,乃大漢疆土,必欲不從國賊,當相為盡力助漢也。孤忝位漢朝宗室,今乃效高祖、昭烈中興漢朝之業,晉位漢王,特傳諭荊州諸郡官民人等,聯袂歸漢,相約共誅北寇。檄文到日,可歸屬漢中王。所有人員,一律並重用之。
荊州刺史高涉看漢中王檄文,心中甚為不樂。與荊州文武道:“西城侯詐力取益州,自立為漢中王,今番又欲取吾荊州。作虛位狡詐之辭,欲要吾歸順之,此何道理也!荊州乃朝廷疆土。西城侯即為朝廷之臣,該以臣事君,奈何四處侵取諸侯之地?”
長史左浚遂上前奏道:“稟主公,西城侯雖然自立稱王,乃非常時期權宜之變也。今公孫氏橫行中原,天下無敵,西城侯號召諸侯並皆聯合討之,正是輔助漢朝之義舉也。”
左浚話音剛落。座中一人挺身而起,厲聲道:“左長史之言謬矣!當今天下,兵強馬壯者即可稱王!荊州雖然不敢比公孫氏,然亦有水軍六萬,步騎六萬,豈能以一紙虛飾詐偽之辭,便欲拱手送人呢?”
眾人視之,乃高涉之弟,襄陽太守、水師將軍高舉也。
高舉為人彪悍強橫,自荊州刺史高升死後,長子高涉繼領荊州。高涉又加其弟高舉為襄陽太守,水師將軍之職。在荊州位高職重,為人仍然強橫好武,自高涉以下,皆畏懼避讓其鋒芒。
左浚聞言,又道:“在下非欲要將荊州拱手讓人也。今方值天下分崩,不知鹿死誰手,我荊州位據江漢,當然以尊奉漢朝為宗,不可從賊也。在下之言,亦為荊州歸屬所考慮也。”
高舉冷笑道:“長史不曾聞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公孫氏雖然有強兵數十萬,仍然不能越長江一步。何況西城侯乎?公孫氏、西城侯皆可以割地稱王,我荊州就不能自立稱王乎?”
左浚道:“將軍有所不知也。今西城侯麾下,文武甚為精良。前得潛龍為助,後得青州折衝將軍。此二人,天下難有其匹。今又聞潛龍治蜀,不亞於前朝武侯也。蜀人皆用命,潛龍又整訓川中水軍,甚為精勇,又居我上游,如若順流而下,取我荊州,如之奈何?”
高舉聞言,瞪眼赤面厲聲道:“長史休得長他人之威風!吾荊州水師才是天下無敵!揚州水師有五六萬,也不敢正小覷我荊州,又何況益州三萬水師呢?吾不管他是潛龍也罷,飛龍也罷,只要敢來取我荊州,吾就將他變成水中死龍!”
左浚見之,不敢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