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霸弘農守將守將鍾方,見公孫豹深入敵陣,廝殺甚烈,恐公孫豹有失,於是驅軍接應,趕至陣中,涼州軍已經斬殺公孫豹,鍾方大驚,急忙搶得公孫豹屍首,見涼州軍勢力甚大,忙引軍後撤。

第五均指揮涼州軍,奮力拼殺,雖然斬得公孫豹,然而己方折損亦相當。後面公孫霸又引軍殺來,抵擋不住,是引軍西走。方還剩兩萬軍,看著快要退至潼關,擔心許昭出關襲擊,遂從間道而走,望弘農退去。第五均無暇顧及,引軍退至潼關列陣,尚還有六萬之眾。

公孫霸聞知公孫豹戰死,氣血上衝,幾盡昏暈。良久,氣色才恢復平常,拔劍在手道:“孤今番不誅滅第五老賊,誓不為燕王!”下令麾下眾將率軍急追之,要為公孫豹報仇。

追至潼關,見第五均背關而列陣,關上有許昭弓弩手為掩護。第五均在陣中揚鞭大呼道:“公孫老賊!可敢在前來否?孤今與你再一決雌雄。”

皇甫照對公孫霸道:“西涼軍軍陣強悍,我若硬攻之,必然折損甚重。今可用國師之霹靂車為前部攻擊也。”

原來馬翁所造霹靂車,行走甚緩慢,方才與第五均交戰,正欲推出之時,第五均大軍隨即西走,以致一直未能用上。第五均不知公孫霸有此利器,雖然退軍潼關,然實力仍在,不懼公孫霸,猶然還能背關一戰,以重創公孫霸軍。

公孫霸即令馬翁將先運至的五十餘輛霹靂車,速速運至軍前,每車配三十甲士,車身皆用鐵甲包裹,軍士在內以轉動木輪機關,使車前進。五十輛霹靂車一齊列陣向前,攻擊西涼軍。

第五均見之,見其行走甚慢,不過五十餘輛,欲待靠近即以長槍兵圍住攻殺之。西涼軍觀看五十輛霹靂車一齊前來,比起尋常戰車,甚有不同。然此等龐然大物,行走緩慢,甚為不便,皆以為不足為懼。

五十輛霹靂車已經列陣馳向涼州軍前,馬翁估測,離涼州軍陣距離不過二百步,遂向公孫霸道:“待距離一百五十步之時,大王既可以發兵攻之。”

片刻,霹靂車陣又推進五十步。馬翁道:“可以進兵矣!”

公孫霸令旗一招,方龍即率領萬餘步兵衝擊,五千弓箭手隨後,中軍三萬人,亦隨後而進。公孫霸在後軍之中觀看戰況。

畢儒見公孫霸軍中兵馬騷動,又看五十輛霹靂車甚是奇怪,忽然醒悟,急忙對第五均道:“此番大事不妙!主公可令軍急止其車陣前來。”

第五均尚未明白,畢儒已經下令弓箭手等,向霹靂車放箭,制止其前進。

此時,霹靂車距軍陣不過一百二十步之遠,而公孫霸軍中已經發起進攻。方龍所率領步軍隨霹靂車之後緊跟而來。

第五均方醒悟,立即下令放箭,萬箭齊發,然霹靂車陣毫髮無傷。方龍步兵,皆在霹靂車之後,箭陣不能阻其前進。燕軍弓弩手已經推進一箭範圍之內,紛紛放箭,射向涼州軍軍陣。

第五均見弓箭不能退霹靂車陣,隨即令長槍兵組成陣勢,又設定路障,然而霹靂車已經進至第五均陣前,車中甲士皆從車中箭垛引弓射之,長槍兵以槍刺之,毫無效果。五十輛霹靂車徑直衝向涼州軍陣中,車中三士軍士一齊發力,車即運轉而動,所向無前,無可抵擋,西涼軍躲避不及,即被輾成齏粉。

公孫霸後軍,已經隨之而進。西涼軍陣已經不能穩住陣形。公孫霸見狀,隨即令一萬鐵騎衝出,霹靂車在涼州軍陣中,橫衝直撞,將涼州軍陣擾亂。一萬鐵騎隨即又衝入,奮力砍殺,兩軍大戰。許昭在關上不敢放箭。混戰良久,西涼軍大敗,折兵數萬,西涼勇將何威、楊轍等皆戰死於亂軍之中。許昭急忙出關上之兵,接應第五均撤回關上,又被公孫霸趁機掩殺一陣,大敗逃回,即閉關堅壁不戰。

公孫霸大勝第五均,雖收軍駐紮關前,對諸將道:“西涼軍已經大敗。第五老賊勢成強弩之末。可再待雲梯之物運至,即以霹靂車攻潼關也。”諸將領命而去。

公孫霸大軍在潼關前歇息一夜。次日,又五十輛配備雲梯霹靂車運至。公孫霸即列成車陣,一齊推進至潼關之前,準備攻關。

第五均敗退關上,軍馬雖然損折甚多,然與許昭軍合軍還有五六萬之眾。於是決定扼守潼關。見霹靂車又來,畢儒獻計道:“此車若近關,刀劍矢石不能傷。唯有用火燒方可退之。”於是第五均在關上製備硝石火油之物,待車前來,便一齊燒之。

那霹靂車高丈餘,推進至關前,甲士從車中出,立在車頂一躍,便可上關。又帶有數百雲梯,一到關前,皆放下雲梯。公孫霸後軍隨即一擁而上,架起雲梯,紛紛攀援而上。第五均遂令以火燒之,又以弓箭矢石攻之,霹靂車到關前,一時不能後退,遂被火燒,木頭沾上火油,燃燒劇烈。所架設雲梯,又被矢石打折,攻城軍士,皆紛紛墜落。

馬翁見之,急忙請公孫霸令霹靂車撤回,公孫霸攻打了一回,折損了些人馬,見難以奏效,遂下令收軍。待退回之時,霹靂車已經被焚燬二十餘輛。

皇甫照道道:“大王且不必焦躁。第五均已經只有招架之力。以老臣觀之,潼關遲早為大王所下。今先不必硬攻之,以免損傷。主公只需駐軍關前。短則一二月,長則半年,第五均在長安必然難以維持,潼關守軍將戰心渙散。大王可坐待第五均內亂生變,潼關將不戰而下也。”

公孫霸聞言,思索硬攻之,將折損軍馬甚多。於是就依照皇甫照之言,駐軍潼關之前。

第五均此番出戰公孫霸,又損折軍馬三萬餘人,大多皆涼州精銳。折損大將二員,驍將數人,又失去幷州相助,元氣大傷,難以再與公孫霸相抗衡。聽畢儒之言,先撤回長安,如若潼關陷落,即率舊部西走涼州,尚可以保守西涼之地割據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