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17章 威挾天子再發兵
章節報錯
建夏稱漢中王,翁主香荷年二十,軍師徐圖尚未娶親,漢中王即以王女劉香荷下嫁徐圖,定立婚約,並以漢中南鄉縣為香荷湯沐邑,賜號南鄉郡主。
領英至成都,即整頓州中民政,厚積糧草,蜀中連年豐饒,百工興旺,又多產絲綢錦緞,經濟富庶,乃超荊、揚。領英徵召能工巧匠,鑄造大船三十餘艘,長十餘丈,每船可載甲士三百人,船身皆裝置巨木撞杆。中船一百餘艘,可載甲士百人,舢板、戰舟等今五百餘隻,又整訓東江水師,得精兵二萬人,新招募水兵一萬餘人,皆諳熟水性,善於駕舟,選拔東川水師將領張寵、王節二人為將。張寵、王節二人皆東川夔州人,有水師之才,二人年紀也與領英相仿,深為敬佩潛龍學識才能,以師事之。領英便用二人,親自訓練水師,以備取荊州、揚州之用。
歲末,領英自成都至漢中,與漢中王女劉香荷舉辦婚典。漢中王令太守李昂為之主持,四方賓客,皆來拜賀。領英與香荷結為眷屬,夫婦情誼融洽。婚禮完畢,領英攜南鄉郡主劉香荷入蜀。
文雄賀漢中王道:“臣弟恭賀大王,今招潛龍為婿。大王與潛龍,外有君臣之義,內有翁婿之親,此乃臣弟難以相比也。大王天之所開,今得大賢相助,上下一心,君臣相得,必能中興漢朝也。”
建夏遂屯軍漢中,休整馳道郵亭,廣集糧草,又造軍械。以作出陳倉取長安之備。
上庸太守文廣病篤,文雄自漢中至上庸為其父送終,領其遺囑,文廣病卒,漢中王為其服孝三日。隨即令前將軍陳章武領上庸太守之職,以防公孫霸南陽宛城軍。
公孫霸令宛城守將朱玉領軍佯攻上庸,章武出兵境上,據險守之,朱玉數萬軍無用武之地。公孫霸致書第五均,請其出兵攻漢中。第五均見公孫霸在南陽麾軍不前,心下遲疑。問相國畢儒,畢儒道:“公孫霸若不出軍攻上庸,主公也不可攻漢中。主公若大軍入漢中,一時將難以回撤,公孫氏必然趁此攻我潼關。”
第五均道:“此計不成,漢中偽王坐大,如之奈何?”
畢儒道:“漢中現今軍力未成,尚不敢覬覦三輔。當今首要與我為敵者,公孫霸也。我方欲遠圖,中原首當其衝。主公當再整軍馬,請漢帝親征,與其決戰。勝敗在此一舉也。不然,公孫氏若並徐州,恐我軍難再與其相持也。”
第五均道:“孤意亦然。勝則當並取天下,敗則仍退西涼,任不失為一方霸主也。”
於是下令,又重整涼州、長安軍馬,共計十二萬,令幷州刺史、代王顧昭出兵相助,欲與公孫霸再戰潼關。
公孫霸聞知第五均又欲發兵來戰,笑道:“第五老賊行事甚為滑稽可笑。前番方與孤聯合取西蜀,即今又欲出兵與孤決戰。孤正要出兵討伐老賊,老賊尚不知死。”
乃問皇甫照道:“今番涼州軍傾巢而出,欲與孤逐鹿中原,相國以為如何?”
皇甫照道:“第五均已經日暮途遠,今乃以死一賭前程也。勝則當取中原,敗則退歸涼州。”
公孫霸問道:“相國以為勝負如何?”
皇甫照奏道:“恭賀大王,此番大王必能勝,長安將歸於大王囊中矣!”
公司霸驚喜而問:“相國何以得知?”
皇甫照道:“臣以為大王必勝者,原因有三:第五均自涼州入長安,已經數年,屢次用兵,皆遭挫折。今第五均用兵不斷,長安三輔不堪其負,前番涼州軍為大王所破,折損近半。其已然外強中乾,乃欲拼死一搏,以求生也。而大王坐鎮中原、山東、幽州等地,用兵雖有損折,然皆能及時補充,軍力一直強盛。由此觀之,大王將不懼涼州也。此其一也。”
公孫霸點頭道:“甚善,再言之。”
皇甫照道:“以軍力觀之,第五均如今能用之兵,不過十萬,再加上幷州軍,不超過十五萬,大王坐擁中原六州,地廣兵多,能用之軍,當不少於二十萬,由此主公軍力勝過彼也。此其二也。”
公孫霸道:“再言其三。”
第五均再道:“其三者,涼州、幷州軍驍勇雖然勝於我軍,然軍資糧秣輜重等,遠不及大王,其必欲速戰之。大王可與其久持,我軍糧草足備,可以曠日持久。彼軍則難於消耗,最多半年之後,必不能支援,那時大王趁虛而擊之,則潼關必然下也。”
公孫霸聞言大喜道:“相國真乃謀國高手也。第五老賊自不量力,欲做魚死網破之爭,此番必傾覆也。”
護國大法師馬翁請見,公孫霸請入,命座。
馬翁亦奏道:“奉大王之命,督造霹靂攻城車,今已經完備多時矣,使用訓練亦熟,可為大王所驅遣也。”
公孫霸聞言笑道:“尚不急也,國師請安坐相待。今第五老賊欲與孤再一決雌雄,其必將敗。然潼關等處,甚為險固,國師之霹靂車,乃攻關之利器,孤早晚將要用之。”
於是調集軍馬,屯駐陝縣,又將馬翁所造百輛霹靂車,皆運至陝縣軍中。坐等涼州軍出關,與其決戰。
順安24年秋九月,衛將軍第五均又恢復大將軍職務,率領群臣入奏末帝道:“臣等扶助陛下,率軍東征西討,水火不避也。今番國賊公孫霸,擁軍聚眾潼關之外,虎視長安。如若不除之,恐為朝廷大患。”
末帝驚道:“大將軍如此雄才,又率精兵猛將,亦不能相敵公孫氏耶?”
第五均聞言羞愧,只好奏道:“公孫國賊佔據中原六州,地廣兵多,一時難以擊破。唯有陛下天威臨之,臣等奮虎賁之勇,孫吳之略,方可一舉而敗之。今朝廷軍馬正健,又有幷州勁旅相助,臣願率王師出潼關與國賊決戰,以扶救漢室。臣請陛下親征之。”
末帝聞言驚問道:“朕久居長安宮中,不知兵戈之事,安能領軍親往之?”
涼相國畢儒遂奏道:“古來聖明天子,皆身率六師,親臨戰場,賊寇方能畏服天威。今有大將軍率王師相隨陛下,陛下又何能推辭前往呢?”
第五均又奏道:“如若陛下推辭,恐三軍士氣不漲,公孫國賊若一日不能剿除,陛下一日不能安坐長安也。”
末帝聞言甚為驚恐,無奈只得答應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