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16章 金鳳出閣隨潛龍
章節報錯
公孫霸在洛陽,見幷州發兵相助潼關,於是一時未有進軍。又聞知第五均兵敗漢中,姜鎮涼戰死。笑道:“第五老賊不諳兵法,乃至損兵折將。”正在洛陽尋思如何並取天下,忽然聞知西城侯稱漢中王,公孫霸聞知心中甚怒,道:“孤本不欲與你為敵,奈何觸孤之怒!前番殺我兵將,收留敵寇,今番乃欲稱漢中王!漢朝氣數已盡,餘孽能有何為?孤必滅之!”怒氣衝衝,正欲商議發兵攻之,又接得第五均書信,約定共攻取益州,平分其地。公孫霸看畢,以書信示皇甫照道:“相國以為如何?”
皇甫照看畢道:“第五均今番兵敗受挫,欲再舉兵取蜀,而憂慮主公襲擊潼關也,才約定於主公共攻之。雖然如此,主公當以從其約為上。益州為劉建夏所佔據,如再坐大,並取荊、揚,則將能與主公爭衡天下也。然我若發兵攻其西城、上庸,實為不智之舉。西城上庸之地,山勢連綿險峻,皆是偏僻貧瘠之地,又易守難攻,即便提軍十萬,也未免能夠取下。且益州遠在西南,地界與我隔千山萬水,如何與我平分之?即便攻下益州,也是便宜第五均也。今番主公可虛作答應,遣兵於南陽坐觀形勢,待第五均如何行動,再做進退。如其舉兵向漢中,則我可趁機襲取潼關,如其不舉兵,主公亦不舉兵。可南下略荊州、徐州。劉建夏雖然佔據益州,豈能敢與主公爭衡?”
公孫霸聞言稱善,於是回第五均書信,佯作答應,令朱玉領宛城兵,開拔上庸境上,虛張聲勢佯作攻擊。
建夏稱王之後,在南鄭大會麾下諸將。問領英道:“孤今番進位,公孫霸、第五均必然不能坐視,如其舉大軍前來,該如何應對?”
領英道:“主公不必擔心。第五均方為我所敗,一時不敢再寇漢中,其恐與公孫氏罷兵言和,讓公孫氏襲我西城,自己坐收漁利。然第五均與公孫氏,皆各懷鬼胎,縱然能一時聯合,也當貌合神離,必然不能成事。西城有山川險峻之固,又有前將軍率軍駐守,公孫氏就是提軍十萬,也難以攻取。”
建夏又問道:“先生之言甚善,孤心安矣。唯今之計,該東取荊州否?”
領英道:“主公欲成就大業,荊州、揚州必取。據有南方,方能與公孫氏相抗衡。取荊揚者,當在水師也。當前川中水師未經整訓,不能用之。主公可先訓練水師,待益州水師練成之後,主公先傳諭荊、揚,令其歸順,如若不從,主公當以水師順流而下,以兵威臨之,荊揚必定歸順。臣料知公孫氏雖然兵強,然缺乏水師,荊揚二州,最終將為主公所有也。”
文雄、趙山聽之,深服其論。於是建夏依照領英之策略,在川中、漢中等鑄造舟船,招募水軍,令領英主持訓練。
建夏在南鄭建立漢中王幕府,於是令人將家眷從西城遷徙至南鄭,武兼文領護衛護送之。建夏夫人玉凰,世子劉政,翁主劉香荷皆到漢中。玉凰進位為漢中王夫人,劉政進位為漢中王世子。唯有香荷不曾有封賞,玉凰枕間笑謂建夏道:“殿下今番進位為王,文武皆有封賞升遷。小女香荷亦是殿下骨肉,殿下不打算給一湯沐邑?”建夏道:“我何曾忘卻香荷,只是稱王后公事繁多,不及顧及耳。今日你說來,且明日就為香荷封賞。”玉凰聽罷,笑而不語,各自睡去。
次日,建夏在府中叫香荷前來,問其要何封賞,香荷低頭不語。建夏笑問道:“吾女長大之後,難道果真賢淑明理,肯替為父著想,不想要封賞嗎?”
昔日西城侯府中舊臣從人,見此皆勸香荷道:“今漢中王要封賞翁主,必然豐厚,至少是一縣之地為翁主湯沐邑。翁主可任選之,漢中王當無不答應也。”
香荷沉吟再三,遂拜於其父之前,請道:“女兒不要湯沐邑,兒臣只願得潛龍先生為婿便意足也。”
眾人聞之,皆大出所料,目瞪口呆。未有玉凰不驚。建夏亦驚怔,一時不知如何回答,目視玉凰,玉凰道:“此事只需大王主意,臣妾無異議。”
建夏遂對香荷道:“潛龍先生乃為父之股肱,當今國士。自隨為父出山,嘔心瀝血,相助為父大事,公事繁忙,以致尚未婚配。你既然有意於潛龍先生,為父當然願意招潛龍先生為婿。不過尚不知潛龍先生意下如何,待為父問之,如潛龍先生無異議,為父即為你倆舉辦婚事。”
原來香荷初次見領英之時,見其不過山野孺子,心中不平其父如此禮待,即戲弄領英,後建夏令其向領英賠罪,又以領英為師。建夏入漢中,領英坐鎮西城主持事物。香荷朝夕在旁,逐漸心懷敬佩,不禁暗生情愫。後領英入蜀,香荷若有所失,終日不樂,然少女心中之事,難以啟齒。其母華玉凰有所覺察,問其是不是想以潛龍先生為婿,香荷乃對其母傾述心事。玉凰道:“方今潛龍先生正在相助你父侯,不便此時提起,使其分心。待你父侯大事稍定之後,為母即為你言之。”香荷點頭應允,於是在西城日日盼與領英相見。
此番到漢中後,玉凰對香荷道:“你父進位漢中王,必然對你有封賞,你可以此相請。潛龍先生日後定是你父王元勳功臣,能嫁與潛龍先生,亦是吾女之幸也。”於是也不言之建夏,讓香荷自己請求其父。
建夏乃讓文雄將此事言於領英。領英聞言道:“臣雖然略有微功,然中興大漢之業,尚才十分之一二也。臣又何德何能,敢蒙翁主垂愛?請稟明主公,圖當為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凡主公之命,無有不從。”
文雄轉告建夏,建夏聞知大喜,於是令漢中太守李昂為媒妁,主持操辦香荷與領英婚事。香荷聞知,心中十分高興。
當下定下良辰吉日,按照漢朝制度,天子一年、諸侯半年、大夫三月、庶民一月規制,建夏已經進位為王,按照諸侯嫁女禮制,半年後領英與香荷成親。
領英定下婚期,又奉命前往益州督造舟船、訓練水師,領英臨行之時,香荷依依不捨,執領英手送別。欲要與領英同去西川,領英道:“你乃漢中王之女,不可任性行之。待年終明媒正娶之後,你再跟隨我左右可也。”香荷無奈,淚眼汪汪,目送領英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