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這曲子是李化譜寫的?所有人都看向了李化。

李化端坐在椅子上,他面色平和而謙遜。既然剽竊了曲子,那就擺正心態吧,反正這大秦是沒有人知道這曲子到底從何方而來。

“這曲子何名?”王賀及時的問道。

李化就等著有人問呢。“此曲名為‘高山流水’,取意高山流水遇知音。今日文會,這曲子正好,所以就讓書院弟子奉上諸位。”李化笑著說道。

“高山流水遇知音。這可真是切合,我等讀書人既然來了山南桃花源,那就都是知音了,來來來,今日當為此曲飲酒。”王賀站起來舉著酒杯環顧堂內說道。他還特意看了鄭志明一眼。

李化是謙遜了,鄭志明不淡定了。開場前有新鮮的瓜果奉上,然後是在煙雲中起了歌舞,這立刻又是一首可名傳千古的曲子,而且是李化所譜的。再看看眾人都起座附和王賀,鄭志明心裡就更難受了。

下面的文會還需要進行不了?誰還能拿出更驚天動地的文章,反正他鄭志明是沒有這個本事了。

江濱又站了起來,他舉起手中酒杯對著李化說:“安寧伯,老朽敬你一杯。為這曲子。”

周德老先生同時站了起來,他對李化說:“老夫一生閱人無數,弟子不少。來到你這山南縣才算活明白了,這曲子讓老夫感受到了知音難覓,山高水長。”

李化看兩位老先生都起來敬酒,不敢自大,立刻起身言道:“後學之輩,還望各位先生教導。”

“不需教導什麼了,你先有桃花源賦在前,這又是一首可傳千年的曲子,後輩中你當是翹楚,大秦文壇後續有人了。”江濱很認真的說。

這就是把李化當做年輕一輩的文壇領袖了。

李化顯得更是謙虛了,這個場面可不能張揚,文壇領袖都是要謙虛的,不能像當縣令南陽趾高氣揚,還不能跟個武夫一樣自大粗俗。

對鄭志明來說,這就算是大勢已去,他今天就是做出再多的文章都不會引起重視的。李化能治理地方,讓窮困的山南縣富裕,還是武者,可能是武師境界,此外又能掙銀子,現在更是把文壇領袖的名稱落下了。

此後,不再當縣令的李化就給朝廷出了難題,這樣的年輕人誰再敢公開打壓?朝中是否應該給李化一個實際的官職,讓李化施展才華呢。如果不給李化加官進爵,讀書人會不會大罵朝廷無識人、任人之能。

鄭志明不由得替二皇子談了口氣,這樣有才能的人,為什麼不能成為二皇子的手下,反倒與二皇子過不去,難道是二皇子識人不明?

李化舉起酒杯對堂內眾人說道:“為此次文會諸位先生,為郡主殿下、為周老先生、江老先生,滿飲此杯。”

等大家都幹了酒李化再次說道:“諸位先生此次來文會如有詩詞文章,儘可留下來,我當刊印千冊發放,以當祝賀。或有繪畫的,只要先生們願意,書院都願意收藏並刻畫石碑,為這裡填些文采。”

堂內的眾多人都興奮了,他們本來就是來參加文會寫詩詞歌賦的,在別處寫了詩詞文章可不見得能給刊印啊,這刊印書冊是要花不少銀子的。還有繪畫都可以收藏,那就更好了,誰不想讓自己的繪畫傳下去。

看到眾人興奮,李化有點後悔自己失算了,為了文會忙碌半天,他怎麼忘記把活字印刷給鼓弄出來。

吳俊是針對把二皇子司馬賀的交代忘到九天雲外了,他一直在想著些什麼詩詞,可總覺得自己醞釀的詞句不足以顯出他看到和聽到的,現在李化說可以繪畫,還能刻在石碑上,那他不能失去這機會。

“拿筆墨來,我要繪畫。”吳俊高聲喊著。

齊秀才望著王賀,兩個人傻眼了,在縣城的時候齊秀才曾經想過類似的注意,把參加文會的讀書人寫的詩詞都集中記錄下來匯成文冊,可齊秀才是想省錢,王賀是怕自己臉上無光,不敢寫題跋所以就放棄了。

現在李化這不是把齊秀才之前想過的法子給用了啊,還用的這麼大大方方的。齊秀才和王賀都有點後悔了。

到了午時,書童們給眾人奉上了飲食,這裡面自然有新鮮的蔬菜炒出來的。大家都被鮮花、瓜果驚訝夠了,又吃到菜蔬,那就不在驚奇,但仍然是讚歎不少。

過了午時,眾人就各自開始了吟詩作賦。鄭志明沒有了心思,他就想著早點結束文會好趕緊回到京城,在這裡沒有了任何意義。但吳俊不然,他的興致正高,接連繪了三幅畫都不甚滿意,他還要再畫幾幅,知道滿意為止。

這畫出來的畫可是要可是要可在石碑上的,今天桃花源的文會肯定會譽滿大秦。他怎麼能沒有拿得出手的畫作,那他來山南參加文會做什麼。

而王賀則是什麼詩詞都不做,他就是專心的看吳俊繪畫,他心裡高興著呢。他這趟差使算是辦好了,回到京城之後那太子司馬哲肯定是要獎賞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