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渠縣的堂會起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天的文會後,江濱與何偉到安寧伯別院找到李化。
江濱這會兒不是來談詩詞文章的,他是要來找李化問問這些新鮮的菜蔬與瓜果是怎麼種出來的。
何偉這次到聰明瞭許多,他和江濱的目的一樣,都想把冬季裡面種植菜蔬的技術學了去。這可是又能掙銀子的。
實際上李化並不願隱瞞這暖房種植的技術,何偉與江濱來找他之前就有不少人問過他了。
就是有的人問那歌舞的時候能放出雲霧,李化不說出來。這是獨家的秘籍。
你在桃源鎮鎮看到第一次,那以後就肯定想看到第二次。
如果你在桃花源鎮置辦宅院居住,那你就能天天遲到新鮮菜屬,看到雲霧中的歌舞,還能和人們相互探討詩詞文章。
除了這些,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東西。例如活字印刷,能到桃花源鎮在蓋宅院的讀人都可以優先把自己的文章用活字印刷的辦法刊印成冊。
讀人啊,當他和人們聊天的時候,把自己的籍拿出來的時候,那一定是很驕傲的。還不需要花銀子就做到。
“過兩天我和江家主就啟程返回吳江了,你什麼時候有空過來看看,吳江府景緻還是不錯的,你現在可是無官一身輕了。”何偉真心的說道;
他可不知道李化根不可能無官一身輕,李化完全就是以退為進的試探朝廷。他開著文會一是為了打出桃花源鎮的名氣,二是在讀人中樹立聲望,三是做給睿帝看的,讓睿帝真的以為他有了當太平翁的心思。
“何兄相邀,一定造訪。何兄如果有意,還可以在桃花源鎮蓋建別院,我們好隨時相見。”
“我江家同樣在這裡蓋別院可好?”江濱笑著問道。
“那當然是好的,有江家過來,這桃花源鎮就更是添彩了。”
“呵呵,安寧伯,那魏的郡主是怎麼來的,之前就沒有聽你說過。”江濱又問道。
“這個,江先生就不要叫我安寧伯了,可稱我為小侄即可。至於這個郡主曾經跟隨魏的一個客商來過山南縣,因此就認得了。”李化尷尬的說。
他現在只盼著和江濱多說點話,最好聊到半夜,否則尉遲依依一定會來找他的麻煩。
“那老夫就託個,賢侄,你可是交甚廣啊,哈哈,這君子不出門就認得了魏的郡主。”
“是啊,你怎麼就認得這郡主了,那尉遲依依可怎麼辦?”何偉問道。
這何偉就是不會說話,什麼話不能講,他講什麼。
“我和依依那是不同,這個話以後再說。”
江濱詫異的看著李化與何偉,他不知道李化與尉遲家還有往來,而且看起來還很親密,不像外界說的那樣,什麼尉遲泰趁人之危要佔李化生意的便宜。
“哦,江老先生,我父與尉遲泰曾經是道宗的弟子,因而我們兩家有些往來。”李化解釋道。
這個解釋根靠不住,道宗的外門弟子多了,而且從來
(章未完,請翻頁)
沒有人知道尉遲泰和李化的父親曾經關係良好。
“李人,我要稱呼你一句李人了,你小小年齡,可這沉腹很是很深啊,你放心,老夫早都致仕在家,不關心朝廷的事了,只想我江家太平就好。”
文會後的第二天耶律敏就走了,走的時候是擺著郡主的儀仗的,李化很是感慨了下。
他到不是羨慕儀仗很威風,是感嘆耶律敏來的時候是一個人,並沒有帶著儀仗啊。看來耶律敏不簡單,她跟著小胖子飛飛來山南縣的時候其實身後是跟著不少人的,女人啊,都不簡單。
尉遲依依在桃花源鎮多住了兩天,她和李化好好的算了算賬,這事別人幫不了。
好在李化的數學比較好。在他的解釋下,耶律敏就成了數學上的數字,而不是一個喜歡他的女孩子,因為這個事,繞老繞去的總算是把尉遲依依糊弄過去了。
等到送走尉遲依依後李化和齊秀才等人才回了縣城。離開的時候,蘇鶴鳴是禮參拜的恭送李化。
他來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讀人,是李化成就了他,成就了桃花源鎮。有了李化,就有了桃花源鎮這片屬於讀人的地方。
齊秀才同樣是一路感慨,他原以為這只是李化做給京城裡面的人看的。可這文會還真是成就了山南院。此後的山南院就是名滿秦了。這是齊秀才心中所固執的。
回到縣城後,李化直接去了製作坊。他要看看製作坊這邊的民團訓練的如何。有了夏烈峰以及楚郡過來的幾個校尉,應該會更好。
在民團裡的秦光參與了民團的訓練後很有感觸。這訓練還真是有一套。南陽府新加入的團勇都在這裡集訓。
新的團勇分為三組,最多的是訓練時候強調勇猛、進攻,七次是片中穩固與防守,人數最少的是強調突襲的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