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一些事情,或者說交代好一些事情就好,其他的事情自然也就是有人可以辦好,這一點朱允煐自然也就是更加的安心了,事必躬親對於他來說也確實不太現實的。

早起的朱允煐簡單的用了一點膳,自然也就要去上朝了,這也是皇帝應該要去做的事情了。

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繼續做好,顯然不只是方孝孺、黃子澄等人帶來的一些餘波,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需要辦好。

也不只是傅友德即將回到應天府,不單純的就是一應功臣的封賞,或者是對於其他番國使者的震懾等等問題,還有利用攻滅高麗帶來的影響去做一些事情。

這些也都是朱允煐需要去做好的事情,這也是滿朝文武應該考慮的事情。有些時候,軍事也就算得上是政治的一種延伸,這些也都是相輔相成的。

當然現階段朝廷的船隊即將下南洋,這個龐大的船隊自然帶著足夠的物資,也有足夠的兵將。同樣也帶著足夠多的政治任務,所以這顯然也不只是五軍都督府的事情了,禮部、鴻臚寺也會對此表示關心。

工部、戶部等等也會關心,說到底造船需要工匠,需要銀兩,龐大的船隊實際上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所以很多的事情也更加需要考慮了。

不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或者說船隊也是集合了全國之力,但是這支龐大的船隊也確確實實花費了不少的資源。

有些人自然是支援這樣的一個決策,因為他們在此也是有利可圖,或者能夠符合他們的政治主張。自然也不缺少一些人反對,覺得這樣就是徒耗國力。

大家有著各自的想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朱允煐也不介意聽到一些反對的聲音。

現階段可能需要的就是無視那些反對的聲音,也不能絕對是一意孤行,只是需要將更多的人拉攏過來。至於之後,做出來了一些成績,那就可以有著足夠的說服力了。

除了這些大事之外,當然也會有各種事情,各地送上來的奏摺,以及一些內政等等,這些也都是朱允煐需要做好的事情。

更何況京察大計就在有序的推行著,現階段自然也是發現了一些官員的貪贓枉法或者昏聵,也會挖掘到一些可造之材、能臣幹吏,這些其實也都是需要留意的。

皇帝根本就沒辦法閒下來,他們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這一點朱允煐也是早就心裡有數的,也確實可以做到比較從容的面對這些事情,主要也就是習慣了。

早些年老朱和大朱以身作則,他們的勤政是被朱允煐看在眼裡的,他現在也就算得上有樣學樣而已,就是那麼的簡單而已。

勤政算不上什麼優秀的品質,這只是朱允煐覺得自己應該這麼做,僅此而已。

在朱允煐忙著早朝的時候,徐妙清也沒有繼續睡覺了。看了眼還在酣睡的小兒子,心裡也比較開心,這孩子總算是沒有在夜裡繼續鬧人了。

她現在需要梳洗打扮,她不能只是單純的皇后,也是一個合格的孫媳,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需要做好的,這些事情也是她應該做的。尤其是在皇帝交代之後,更加需要做好這些。

不會立刻就是讓兩個嫡親姑姑去乾清宮,先把她們召進宮。有些事情也確實是比較重要,皇帝可以隨便說說,但是皇后就需要考慮的周全一些了。

和兩位嫡親的姑姑仔細的商量一下,這才是最合適的。這不是擔心承擔責任,只是希望將這些事情辦的更好一些而已。

也沒必要戴上九龍四鳳冠,那是重大場合才會穿戴的,尤其是在兩個嫡親姑姑面前,沒必要擺皇后的架子。尤其是小姑姑,那可是帶著當今天子長大的,身份極其特殊。

雖然奉天殿那邊燈火通明,文武百官已經奏事許久。也別看春和殿這邊也是在忙碌著,但是現在天色可還沒有亮起來。

天色剛剛亮起,兩隊內侍立刻出宮,一隊前往寧國公主府,一隊前往安慶公主府。

兩位大長公主也沒必要穿戴朝服那麼正式,只需要尋常常服就行,只是去陪皇后敘話而已。大家也都不覺得奇怪,這麼些年下來,這兩位公主也有這樣的待遇,很常見。

很多人都知道,當今皇后最喜歡的宗室女眷當中,除了洪武皇帝的兩位嫡女之外,也就是當今天子的兩位胞妹。真要算起來的話,吳王妃桑氏也是妻憑夫貴,比起其他的王妃看起來要顯貴一些。

不少人都說洪武皇帝的偏心是從來都不會掩飾的,實際上當今天子也是一樣,親疏有別到一目瞭然,根本就不需要有任何好意外的,也根本不需要有什麼揣摩,清清楚楚著呢。

看到兩位皇姑,徐妙清就說道,“今日勞煩兩位皇姑入宮,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寧國公主就有些奇怪,問道,“陛下?”

安慶公主就覺得更加奇怪了,連忙問道,“陛下?英兒這是又有什麼事情要咱幫著做了?”

寧國公主拍了一下妹妹,也就是她早些年嫁出來了,沒有更多照顧大侄子。也就是自家妹妹早些年帶了幾年皇帝,要不然哪有現在這般優容。

徐妙清就嘆了口氣,說道,“皇爺爺這些時日有些昏沉,陛下的意思是咱們這些子孫,多去陪陪皇爺爺說說話。”

這一下寧國公主和安慶公主面色大變,這是要有大事了、天崩地陷的大事!

或許,只是英兒想多了吧?!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