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寧國公主和安慶公主來說,徐妙清說的話讓她們沒辦法淡定,她們現在內心甚至有些慌張。

相比起兄長和弟弟們,哪怕是作為嫡女,實際上也確實不如男子受重視。她們都很清楚,她們的父皇就是重男輕女,這一點也可以說是毫不掩飾的一個態度。

不過這些年下來,哪怕有些公主看似是比較被忽略,可是老朱也從來都不會去苛待公主。偶爾還是會有些疼愛,也不允許別人欺負了這些公主們,對於她們的保護非常重要。

但是不管怎麼說,她們的父皇也不算差,起碼讓她們衣食無憂、地位超然。而且就算是嫁出去了,不只是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她們的子女也不需要擔心前途之類的事情。

可以說能夠有著這樣的一個出身,能夠有著這樣的一個父皇,絕對是她們的驕傲。

徐妙清也知道這些,對兩位皇姑說道,「其實這些時日,皇爺爺精神頭就不大好。前些時日去孝陵,多少也是有一些想法。」

寧國公主就嘆了口氣,說道,「臣妾也能明白,父皇最是惦記母后和皇兄。如今陛下也能掌控朝堂,說句大不敬的,這些年要不是陛下和太子,父皇說不準早就沒了心氣。」

安慶公主就嘆了口氣,說道,「咱也知道這些個事,私下裡大傢伙也都說了些。前些時候陛下非要去孝陵,好些人心裡頭都明白,估摸著也是父皇身子骨不大好了,這也就是強撐著。」

「陛下和皇爺爺這麼些年也是相依為命,都說皇爺爺優容陛下,陛下對皇爺爺孺慕也不少。」徐妙清就開口說道,「兩位皇姑也都是知曉陛下的性子,和皇爺爺一般最是重親情。外朝說些事情,陛下也不甚在意。」

這些也都是事實,很多人都說洪武皇帝霸道,但是英示皇帝又何曾是那種軟弱的人?

尤其是看著朱允煐長大的安慶公主,更是知道英兒骨子裡和父皇、皇兄一個樣,但是那種霸道、果決的性子,都是那種不容置喙的性子,這也就是老朱家當家人的品性。

「現在垠兒在乾清宮,整日和皇爺爺在一起,這倒好一些。」徐妙清嘆了口氣,說道,「只是咱也知道,垠兒去校場、大本堂的時候,皇爺爺那頭就不想說話、不想動。說到底也是垠兒年歲不大,好些事情也不知道,照顧不好皇爺爺。」

大家何曾不知道這個道理,皇太子殿下不像當今天子早慧,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哪怕精英教育讓他相對於其他孩童要懂事不少,只是很多的道理他也確實不懂,指望他照顧好老朱,那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真正的情況,其實還是年老體衰的老朱在照顧小小朱。這些,勢必也對老朱有一定的負擔。

但是沒辦法,誰也不敢說讓皇帝和皇后將太子接回來親自教養的話,要不然勢必會引起老朱的勃然大怒,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老朱現在幾乎全部的樂趣,或許也就是在照顧、教育他的寶貝重孫了。一天看不到小重孫,當初那個狠辣霸道的洪武皇帝就會非常的不安。

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現在的洪武皇帝也確實怕了,他無法再接受一些事情了。

徐妙清和兩位皇姑現在也是在討論著一些事情,有些事情也確實應該她們來做,這也是她們必須要承擔起來的責任。

皇帝現在要處理朝廷的事情,哪怕是再關心太上皇,也沒辦法做到事必躬親。所以有些事情,也就是落在了皇后的肩膀上,也需要他的一些長輩們幫忙出出力了。

其實很多人也都知道,老朱的身子骨不太好了,但是為人子女的在這個時候自然也需要承擔起來他們的一些責任了。

這也是因為大明朝的皇權更替沒有什麼問題,要是尋常的朝代,在天子即將駕崩的時候,

估計宮內外就是一片肅殺之氣了,很多人一個個的也都是在謀劃著一些事情了。

但是大明朝就不需要在意這些,英示皇帝絕對不擔心他的叔父們出現在皇宮,也不會擔心他的那些親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那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在意。

「咱的意思,咱幾個先去陪皇爺爺說說話,一起用個膳。」徐妙清就開口說道,「皇爺爺是什麼性子,皇姑們也心裡有數。就是說幾句,咱們這些兒孫也只能受著了。」

安慶公主就連忙說道,「皇后也莫要擔憂,這些時日臣妾就多進宮幾趟。臣妾也是在父皇、母后跟前長大,也是有些體面。」

這些話要是其他人來說,那可能有點缺少說服力了,不過安慶公主來說,那也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相比起兄弟們,她可能不是多麼受寵的。不過說到底,這也是老朱最小的一個嫡親子女,所以自然也就是有著那麼一些優待的,這也是馬皇后親自照養的最後一個子女。

「陛下到時候估計也是要過來。」徐妙清露出笑容,說道,「說來也是臣妾做的不好,好些王妃、弟妹也都不太熟悉,怕是也要兩位皇姑幫襯著一些了。」

說起來徐妙清和安慶公主、寧國公主也是自小相識,只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完全就是有著身份上的改變。輩分變了暫且不說,君臣之別這個時候更是一目瞭然,也不需要有任何的抱怨。

寧國公主到底是年長一些,說道,「臣妾也覺著五哥到底也是宗人令,要是其他兄弟入宮,五哥在跟前也是一個好事。」

徐妙清立刻露出笑容,似乎是非常驚喜的樣子,「還是皇姑想的周到,這些事情咱到底是沒有想到。這麼說來,也是要勞累五皇叔了。」

寧國公主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有些事情她覺得皇后應該是想到了,只不過是不太好說出來而已。

雖然現在皇權更替是沒有任何的變數,但是事關到至尊之為,這也就意味著就算是再小心一點其實也都不為過。倒不一定是擔心引起多大的動盪,只是不希望出現一些麻煩而已。

所以這個時候周王朱橚的重要性也體現出來了,宗人令的身份暫且不提,主要也是因為在老朱的這些兒子們當中,周王朱橚是在大明境內年齡最大的,也是老朱又愛又恨的「小兒子」。

說話間,在一些宮女、太監的護衛下,徐妙清她們就朝著乾清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