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各自的任務(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朱允煐的印象裡,老朱一直都是一個活力滿滿的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鐵人。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朱確實老了,現在就是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了。
現如今的乾清宮,如果朱允煐不在這裡,如果小小朱不在這裡,那麼絕對會安靜到讓人壓抑。
用完膳的朱允煐就被老朱趕走了,雖然老朱很享受孫兒就在身邊的時光。可是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孫兒現在是皇帝,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整天都是在他的跟前打轉。
跟前有著一個重孫也就足夠了,可以讓孫兒去安心的辦好政事。畢竟大明朝還需要皇帝,很多的事情都是需要皇帝規劃、決策,皇帝實際上是閒不下來的。
回到了春和殿,朱允煐對徐妙清說道,“讓太醫院的人盯著些,乾清宮那頭你平常走動的勤快些。現在皇叔、皇姑大半也都是在應天府,你看著讓他們都回來陪陪皇爺爺。”
徐妙清悚然一驚,她自然也是知道老朱現在的身子骨不如以前,但是也沒說病重啊。看皇帝這麼安排,這簡直就是在安排後事一般了。
朱允煐也不理徐妙清的緊張或者擔心,繼續說道,“皇爺爺到時候少不了要嘮叨,他嘮叨歸嘮叨,咱該做的事情就該做。皇爺爺這人一直都是念親情,這些事情你得辦好。咱忙著朝裡的事情,家裡頭的事情伱看著安排。”
徐妙清這時候就立刻說道,“陛下,臣妾知道了。明日就讓大皇姑和小皇姑先進宮,陪著皇爺爺用膳。”
這個安排自然也沒有什麼問題,兩個嫡親女兒,這也是老朱的心頭肉。哪怕是嫁出去的女兒,也不能說就是潑出去的水,心裡肯定還是惦記著的。
朱允煐這時候也想起來了,說道,“咱記得臨安大長公主也回來了,這些年也沒看到皇爺爺了,該讓她去宮裡。明日,讓她也跟著一道進宮吧。”
臨安公主朱鏡靜,這也就是老朱的大女兒,因為駙馬是李善長的長子李祺,這些年一直都是在天津。這也都有十年了,老朱也沒有看到過他的那個大女兒了。
至於朱允煐的兩個嫡親姑姑,實際上也是老朱的第二女、第四女。
徐妙清心裡有數了,說道,“臣妾明白了,臣妾覺著二叔、三叔不在了,皇爺爺心裡必然不得勁。尚炳和濟熺現在承襲了爵位,就讓他們也跟著五叔入宮吧。”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也莫要只是皇叔們了,咱這本身也就是個孫子,皇爺爺多少也是有些個隔代親。各王府的嫡長子、嫡長孫,也跟著入宮吧。看到咱家子孫繁茂,皇爺爺必然樂意。”
這些事情,也確實該辦。雖然不能說完全讓老朱了無遺憾,但是少一點遺憾也是好的。
這些事情確實是朱允煐應該考慮的,因為現在朱允煐才是老朱家的實際上的大家長,就算是皇叔、皇姑們,見了他也是要行禮的。
甚至不需要誇張的來說,那些宗室們的命運,也算得上在朱允煐的掌控當中。輩分什麼的,在這個時候幾乎也就是沒有太大的作用,起碼對朱允煐來說是這樣的。
雖然大部分的宗室都是在應天府,可是一道宮門,也讓那些宗室們尋常沒有機會進入皇城,想要見到一次老朱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就讓宗室們到宮裡來一趟吧,陪著老朱用膳,和老朱說說話,這也是朱允煐覺得應該的事情。
他可不會覺得有什麼好擔心的,不需要擔心哪位皇叔得到了密詔,或者某位皇叔得了託孤的差事等等,那些沒什麼需要擔心的。
完全可以大度一些,就讓老朱在臨走之前看看他的兒女們。哪怕很多都是老朱沒有太多相處的時間,甚至可能沒有特別深的感情,但是那些到底也都是老朱的血脈,老朱多少也是會惦記著一些。
服侍朱允煐洗漱後,徐妙清有些擔心的問道,“陛下,真到了那般時候了?”
“咱也是多想了,只是這些個事情咱該做。”朱允煐就開口說道,“咱自打出生就是得了皇爺爺寵愛,咱能夠做的事情也不多。多做一點吧,就當是咱求個心安。”
其實確實也就是這麼回事,朱允煐現在能夠做的事情有限,很多的事情就算他是皇帝也會無能為力。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多少也算得上求一個心安,盡一個孝道。
這和皇位不皇位實際上也沒有特別大的關係,這也只是為人子孫該做的事情。做這些事情,或許也只是因為可以心安,可以有著那麼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吧。
事實也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當然這裡也可以體現出來朱允煐的一個自信了。
正常情況來說,在皇帝病重的時候肯定是非常敏感的,因為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冒出來一道真假難辨的聖旨等等,這說不定肯定也就是要鬧出不小的風波。
但是對於朱允煐來說,顯然也不是那麼需要在意的事情。說到底就是他現在已經登基了,根本就不需要擔心其他的皇叔想要在這個時候搞出來什麼事情。
再者就是大權在握,朝堂掌控在手裡,朱允煐倒是想要看看哪個皇叔這麼糊塗。
老朱是太上皇,已經退位四年了,大明朝的皇權更替早就結束了,自然不需要擔心這個時候出現什麼么蛾子,自然不需要擔心有些事情超出了掌控。
對皇叔們好一點,朱允煐覺得自己肯定是能夠做到這些,也不會在老朱駕崩後立刻變臉。
削藩之類的事情不存在,大明朝的宗室已經不再是在外鎮守的藩王。所以朱允煐就沒必要像歷史上的朱允炆那樣,在老朱駕崩後立刻撕掉儒雅、和善的樣子。
逼殺叔父、囚禁叔父,等到四叔被逼的造反的時候還假惺惺的喊著‘勿傷叔父’。
朱允煐也不需要學習他的四叔,逼迫老朱嫡女寧國公主寫血書勸梅殷投降,更不會授意手底下的人殺了駙馬後還假惺惺的去安慰,當然那也可以說是警告。
說到底就是有些事情早就塵埃落定了,很多的事情也不會因為老朱的離世產生什麼變化。所以朱允煐也就可以更加的踏實,他現在只是做一個孫子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單純的作為一個皇帝去考慮一些事情。
陰謀論之類的事情在朱允煐這裡也就是貽笑大方,他可以坐在龍椅上游刃有餘的看著一些事情的發生,這就是他的底氣所在。